有范 >古诗 >浣溪沙(种松竹未成)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辛弃疾
2025-07-24

浣溪沙(种松竹未成)

宋代  辛弃疾  

浣溪沙  

草木於人也作疏。
秋来咫尺共荣枯。
空山晚翠孰华余。
孤竹君穷犹抱节,赤松子嫩已生须。
主人相爱肯留无。

浣溪沙(种松竹未成)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浣溪沙(种松竹未成)翻译及注释

《浣溪沙(种松竹未成)》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辛弃疾对自然界中植物生长衰败的观察,并以此寄托自身的遭遇和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草木於人也作疏。
秋来咫尺共荣枯。
空山晚翠孰华余。
孤竹君穷犹抱节,
赤松子嫩已生须。
主人相爱肯留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草木的生命起伏来比喻人世间的离合与变迁。辛弃疾观察到秋天的到来,咫尺之间,草木共同经历了兴盛和凋零。他用"空山晚翠孰华余"来形容秋天的景色,问自己孰能保持如此翠绿的余华。孤立的竹子虽然穷困,但仍然坚守着自己的节节,而红松虽然年轻,但已经长出了须根。最后两句表达了主人的爱意,但却不知是否愿意留住这些草木。

这首诗以自然界的景象暗喻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遭遇。草木的兴衰象征了人生的荣辱得失,而孤立的竹子和年轻的红松则分别代表了作者自己的坚韧和新生。整首诗意味深长,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思考和对爱情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辛弃疾所处时代的动荡和不安。

浣溪沙(种松竹未成)拼音读音参考

huàn xī shā zhǒng sōng zhú wèi chéng
浣溪沙(种松竹未成)

cǎo mù yú rén yě zuò shū.
草木於人也作疏。
qiū lái zhǐ chǐ gòng róng kū.
秋来咫尺共荣枯。
kōng shān wǎn cuì shú huá yú.
空山晚翠孰华余。
gū zhú jūn qióng yóu bào jié, chì sōng zǐ nèn yǐ shēng xū.
孤竹君穷犹抱节,赤松子嫩已生须。
zhǔ rén xiāng ài kěn liú wú.
主人相爱肯留无。


相关内容:

满庭芳(荷花)

鹧鸪天

归朝欢

浪淘沙(觉度寺)

乌夜啼(八之五)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武陵春(信丰揖翠阁)
    乍雨笼晴云不定,芳草绿纤柔。燕语莺啼小院幽。春色二分休。试凭危栏凝远目,山与水光浮。滚滚闲......
  • 采桑子(岩桂)
    去年岩桂花香里,著意非常。月在东厢。酒与繁华一色黄。今年杯酒流连处,银烛交光。往事难忘。待......
  • 西江月(为范南伯寿)
    秀骨青松不老,新词玉佩相磨。灵槎准拟泛银河。剩摘天星几个。奠枕楼东风月,驻春亭上笙歌。留君......
  • 鹧鸪天(梦仙)
    我昔蓬莱侍列仙。梦游方悟绊尘缘。青春放浪迷诗酒,黄卷优游对圣贤。嘲水石,咏云烟。乘风欲往思......
  • 虞美人(无题)
    长空一夜霜风吼。寒色消残酒。问伊今夜在谁行。遗恨落花流水、误刘郎。忧云_雨多情话。分付阿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