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浣溪沙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晁端礼
2025-07-23

浣溪沙

宋代  晁端礼  

浣溪沙  

阆苑瑶台指旧居。
当年一念别仙都。
庆门曾梦得明珠。
赋畀已教尘累浅,修持更与俗缘疏。
慧心从此悟真如。

浣溪沙作者简介

晁端礼(1046~1113) 北宋词人。名一作元礼。字次膺。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一说徙家彭门(今江苏徐州)。晁补之称他为十二叔,常与唱和。神宗熙宁六年(1073)举进士,历单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县,官满授泰宁军节度推官,迁知大名府莘县事。因得罪上司,废徙达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

浣溪沙翻译及注释

《浣溪沙》是宋代晁端礼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阆苑瑶台的指引下,回想起过去的居所。
当年的一念离开了仙境。
庆门曾经梦见过明珠。
赋诗已经使尘埃浅薄,修持更使我与尘世疏远。
慧心从此觉悟真如。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晁端礼离开了阆苑瑶台(传说中仙境的地方)后,回忆起过去的居住地。他曾经有一次决定离开仙境,离去的那一刻,是他的一念之间。诗中提到庆门曾经梦见过明珠,这里可能指的是庆门曾经有过美好的梦想和希望。而现实中,赋诗已经使作者与尘埃世俗的联系变得浅薄,修持更使他与世间的纷扰疏远。最后,作者的慧心从此觉悟到了真实的本质。

赏析:
《浣溪沙》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离开仙境、回忆过去的情感和对修行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离开仙境的一念之间和庆门梦见明珠的对比,突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诗句中的"赋畀已教尘累浅,修持更与俗缘疏"表达了作者对修行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体现了佛教的修行理念。最后一句"慧心从此悟真如"则表达了作者通过修行觉悟到了真实的本质,展现了对生活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通过对比和抒发内心感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离开仙境、追寻真实本质和追求修行的思考和感悟,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浣溪沙拼音读音参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làng yuàn yáo tái zhǐ jiù jū.
阆苑瑶台指旧居。
dāng nián yī niàn bié xiān dōu.
当年一念别仙都。
qìng mén céng mèng dé míng zhū.
庆门曾梦得明珠。
fù bì yǐ jiào chén lèi qiǎn, xiū chí gèng yǔ sú yuán shū.
赋畀已教尘累浅,修持更与俗缘疏。
huì xīn cóng cǐ wù zhēn rú.
慧心从此悟真如。


相关内容:

品令(二之一)

忆秦娥(和留守赵无愧送别)

减字木兰花(春)

词笑令(⑦莺莺)

渔家傲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采桑子
    城南城北看桃李,依倚年华。杨柳藏鸦。又是无言飐落花。春风一面长含笑,偷顾羞遮。分付谁家。把......
  • 菩萨蛮
    彩旗画柱清明后。花前姊妹争携手。先紧绣罗裙。轻衫束领巾。琐绳金钏响。渐出花梢上。笑里问高低......
  • 菩萨蛮(十一之四)
    绿窗残梦闻鶗鴂。曲屏映枕春山叠。梳□发如蝉。镜生波上莲。绛裙金缕摺。学舞腰肢怯。帘下小凭肩......
  • 浪淘沙(四之三)
    潮涨湛芳桥。难渡兰桡。卷帘红袖莫相招。十二阑干今夜月,谁伴吹箫。烟草接亭皋。归思迢迢。兰成......
  • 离亭燕(次韵答廖明略见寄)
    十载樽前谈笑。天禄故人年少。可是陵沈英俊地,看即锁窗批诏。此处忽相逢,潦倒秃翁同调。西顾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