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画墨竹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7-19

画墨竹赞

宋代  黄庭坚  

人有岁寒心,乃有岁寒节。
何能貌不枯,虚心听霜雪。

画墨竹赞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画墨竹赞翻译及注释

《画墨竹赞》是宋代文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画墨竹赞

人有岁寒心,
乃有岁寒节。
何能貌不枯,
虚心听霜雪。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颂赞画墨竹

人们心中有着对岁寒的感受,
因此有了岁寒的节令。
怎能让容颜不枯槁,
虚心倾听霜雪的声音。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竹子来表达了人生的哲理和境界。黄庭坚以竹子为喻,表达了人们在面对岁寒时应该保持谦虚、虚心的态度。

诗词的意境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诗人通过描述人们在岁寒时心中的感受,揭示了人们对于岁寒的敏感和忧虑,这种感受也暗喻了人生中的困难和挑战。其次,诗人通过比喻竹子的坚韧和柔韧性格,告诫人们在逆境中应该保持谦虚、虚心的品质,以应对人生的荆棘和挫折。

竹子作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象征物之一,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品格。黄庭坚以竹子为喻,将竹子的品质与人生境遇相联系,表达了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倡导。他认为人们面对困境和逆境时,应该保持谦虚、虚心的态度,像竹子一样坚韧而柔软,不被外界环境所动摇。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倡导,以及他对于谦虚、虚心品质的推崇。诗意深远,赋予了读者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同时,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诗词也具有一定的意境和审美价值,使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得到内心的满足和启发。

画墨竹赞拼音读音参考

huà mò zhú zàn
画墨竹赞

rén yǒu suì hán xīn, nǎi yǒu suì hán jié.
人有岁寒心,乃有岁寒节。
hé néng mào bù kū, xū xīn tīng shuāng xuě.
何能貌不枯,虚心听霜雪。


相关内容:

和子瞻内翰题公择舅中丞山房

和冕仲观试进进士

和李文伯暑时五首之扇

和柳子玉官舍十首之蜜蜂

和答外舅孙莘老


相关热词搜索:墨竹
热文观察...
  • 既作闵雨诗是夕遂澍雨夜中喜不能寐起作喜雨
    南风吹雨下田塍,田父伸眉愿力耕。麰麦明年应解好,帘栊今夜不胜清。直须洗尽焦枯意,不厌屡闻飘......
  • 寄别说道
    数行嘉树红张锦,一派春波绿泼油。回望江城见归鸟,乱鸣双橹散轻鸥。柳条折赠经年别,芦箎吹成落......
  • 寄题安福李令爱竹堂
    渊明喜种菊,子猷喜种竹。托物虽自殊,心期俱不俗。千载得李侯,异世等风流。为官恐是陶彭泽,爱......
  • 见翰林苏公马祖庞翁赞戏书
    一口吸尽西江水,磨却马师三尺觜。马驹蹋杀天下人,惊雷破浪非凡鳞。马祖庞公,水泄不通。游鯈方......
  • 离福严
    山下三日晴,山上三日雨。不见祝融峰,还泝潇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