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六诗意和翻译_南北朝诗人庾信
2025-07-27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六

南北朝  庾信  

兴云榆荚晚。
烧薙杏花初。
滮池侵黍稷。
谷水播菑畬。
六月蝉鸣稻。
千金龙骨渠。
含风摇古度。
防露动林于。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六作者简介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六翻译及注释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六》是南北朝时期庾信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兴云榆荚晚。
烧薙杏花初。
滮池侵黍稷。
谷水播菑畬。
六月蝉鸣稻。
千金龙骨渠。
含风摇古度。
防露动林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和人类劳动的景观。诗中描述了云彩飘动的夕阳下的榆树荚,初夏中燃烧着尚未凋谢的杏花,滮池的水流已经涨过黍稷田,谷水在田野上灌溉庄稼,六月时节蝉鸣在稻田中,千金的池塘中有着巨大的鱼骨,微风吹拂着古老的渡口,防止露水滴落动摇着森林。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夏季的田园景色和人们的劳作场景。庾信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劳作情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农耕劳动的敬意。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而富有节奏感,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丰收时节的喜悦和景象。作者运用形象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夏季的热情和丰饶,同时也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质朴,给人以愉悦和宁静的感受。

庾信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感情真挚而著称。这首诗词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劳动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他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情和关怀。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六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hé yǒng fēng diàn xià yán zhì shī liù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六

xìng yún yú jiá wǎn.
兴云榆荚晚。
shāo tì xìng huā chū.
烧薙杏花初。
biāo chí qīn shǔ jì.
滮池侵黍稷。
gǔ shuǐ bō zāi shē.
谷水播菑畬。
liù yuè chán míng dào.
六月蝉鸣稻。
qiān jīn lóng gǔ qú.
千金龙骨渠。
hán fēng yáo gǔ dù.
含风摇古度。
fáng lù dòng lín yú.
防露动林于。


相关内容: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二

奉和法筵应诏诗

怨歌行

道士步虚词 四

道士步虚词 二


相关热词搜索:永丰言志殿下
热文观察...
  • 咏画屏风诗 二五
    竟日坐春台。芙蓉承酒杯。水流平涧下。山花满谷开。行云数番过。白鹤一双来。水影摇藂竹。林香动......
  • 周五声调曲 变宫调 二
    移风广轩历。崇德盛唐年。成文兴大雅。出豫动钧天。黄钟六律正。阊阖八风宣。孤竹调阳管。空桑节......
  • 对酒歌
    春水望桃花。春洲藉芳杜。琴从绿珠借。酒就文君取。牵马向渭桥。日曝山头脯。山简接{罒/离}倒。王......
  • 奉和泛江诗
    春江下白帝。画舸向黄牛。锦缆回沙碛。兰桡避荻洲。湿花随水泛。空巢逐树流。建平船{姊女=木}下。......
  • 舞媚娘
    朝来户前照镜。含笑盈盈自看。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秪疑落花慢去。复道春风不还。少年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