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总管张仁亶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峤
2025-07-22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总管张仁亶

唐代  李峤  

玉塞征骄子,金符命老臣。
三军张武旆,万乘饯行轮。
猛气凌玄朔,崇恩降紫宸。
投醪还结士,辞第本忘身。
露下鹰初击,风高雁欲宾。
方销塞北祲,还靖漠南尘。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总管张仁亶作者简介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总管张仁亶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

玉塞征骄子,金符命老臣。
三军张武旆,万乘饯行轮。
猛气凌玄朔,崇恩降紫宸。
投醪还结士,辞第本忘身。
露下鹰初击,风高雁欲宾。
方销塞北祲,还靖漠南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李峤为唐中宗调饯朝廷派往边疆的总管张仁亶而作的奉和诗。诗中以描绘边地将士的英勇形象为主线,表达对他们的敬佩和送行之情。

首句“玉塞征骄子,金符命老臣”,描述了张仁亶是身负使命的征战之子,是时代赋予的重任;“三军张武旆,万乘饯行轮”,描绘了张仁亶率领的三军士气旺盛,千乘车队饯行。

接下来的几句“猛气凌玄朔,崇恩降紫宸。投醪还结士,辞第本忘身。”则表达了张仁亶将以决然的勇气和满腔忠诚,为国家效力,辞别家庭的决心。“猛气凌玄朔”指张仁亶的威武气势超越北方的边塞,展现出他的英勇之姿,“崇恩降紫宸”说明了他受到皇帝的崇敬和赏识。

最后两句“露下鹰初击,风高雁欲宾。方销塞北祲,还靖漠南尘。”则运用了自然景物来隐喻边疆战事。描绘了国家边境地区的紧张局势,鹰和雁的出现象征着战斗的开始和终结。诗的结尾则表达了希望塞北的祸乱尽快平息,边疆再次恢复太平的愿望。

这首诗通过对边疆将领张仁亶的英勇形象的艺术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他的敬佩和赞美之情。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隐喻,也反映了当时边境战事的紧张局势和对和平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将军忠勇奉献精神的赞美,展现了唐代士人的高尚情操。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总管张仁亶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hé xìng wàng chūn gōng sòng shuò fāng zǒng guǎn zhāng rén dǎn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总管张仁亶

yù sāi zhēng jiāo zǐ, jīn fú mìng lǎo chén.
玉塞征骄子,金符命老臣。
sān jūn zhāng wǔ pèi, wàn shèng jiàn xíng lún.
三军张武旆,万乘饯行轮。
měng qì líng xuán shuò, chóng ēn jiàng zǐ chén.
猛气凌玄朔,崇恩降紫宸。
tóu láo hái jié shì, cí dì běn wàng shēn.
投醪还结士,辞第本忘身。
lù xià yīng chū jī, fēng gāo yàn yù bīn.
露下鹰初击,风高雁欲宾。
fāng xiāo sài běi jìn, hái jìng mò nán chén.
方销塞北祲,还靖漠南尘。


相关内容:

奉和幸大荐福寺应制(寺即中宗旧宅)

奉和拜洛应制

太平公主山亭侍宴应制(景龙三年八月十三日)


相关热词搜索:春宫幸望朔方总管
热文观察...
  •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故台苍颉里,新邑紫泉居。岁在开金寺,时来降玉舆。龙形虽近刹,鸟迹尚留书。竹是蒸青外,池仍点......
  • 奉和天枢成宴夷夏群僚应制
    辙迹光西崦,勋庸纪北燕。何如万方会,颂德九门前。灼灼临黄道,迢迢入紫烟。仙盘正下露,高柱欲......
  • 布
    御绩创羲黄,缁冠表素王。瀑飞临碧海,火浣擅炎方。孙被登三相,刘衣阐四方。伫因舂斗粟,来晓棣......
  • 席
    避席承宣父,重筵揖戴公。桂香浮半月,兰气袭回风。舞拂丹霞上,歌清白雪中。伫将文绮色,舒卷帝......
  • 舟
    征棹三江暮,连樯万里回。相乌风际转,画鹢浪前开。羽客乘霞至,仙人弄月来。何当同傅说,特展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