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九龄
2025-07-18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

唐代  张九龄  

昔者河边叟,谁知隐与仙。
姓名终不识,章句此空传。
迹为坐忘晦,言犹强著诠。
精灵竟何所,祠宇独依然。
道在纡宸眷,风行动睿篇。
从兹化天下,清净复何先。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
昔日河边的老人,谁知他与仙人隐居。他的姓名终究无法得知,只有他的文章传世而已。他的足迹虽然已经被时间遗忘,但他的言论仍然坚持。他的精神灵魂到底去了哪里,只有他的庙宇还依然存在。他的道义在朝廷中纷争复杂中,风靡动人的文章行走。从今以后,他的思想将会改变天下,使世间重新清净起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老人的形象,他的身份和名字如今已经被人遗忘,但他的文章却流传至今。他的庙宇虽然破败,但依然充满着他的精神。诗人通过这首诗歌赞美了他的智慧和文学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对他影响力的景仰和尊重。这首诗也传递了诗人对清净和净化社会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神秘的老人,让人产生了对他的好奇和敬仰之情。诗人赞美了他的智慧和文学成就,揭示了他的影响力和地位,并表达了对他存在的庙宇的敬重。诗人将他与仙人相提并论,彰显了他超凡脱俗的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描绘这位老人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智慧和文学的崇敬,同时也传递了对清净和净化社会的追求。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hé shèng zhì jīng hé shàng gōng miào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

xī zhě hé biān sǒu, shéi zhī yǐn yǔ xiān.
昔者河边叟,谁知隐与仙。
xìng míng zhōng bù shí, zhāng jù cǐ kōng chuán.
姓名终不识,章句此空传。
jī wèi zuò wàng huì, yán yóu qiáng zhe quán.
迹为坐忘晦,言犹强著诠。
jīng líng jìng hé suǒ, cí yǔ dú yī rán.
精灵竟何所,祠宇独依然。
dào zài yū chén juàn, fēng xíng dòng ruì piān.
道在纡宸眷,风行动睿篇。
cóng zī huà tiān xià, qīng jìng fù hé xiān.
从兹化天下,清净复何先。


相关内容:

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酺宴

奉和圣制龙池篇

奉和圣制早发三乡山行

故荥阳君苏氏挽歌词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公庙
热文观察...
  • 恩赐乐游园宴应制
    宝筵延厚命,供帐序群公。形胜宜春接,威仪建礼同。晞阳人似露,解愠物从风。朝庆千龄始,年华二......
  • 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
    迢递终南顶,朝朝阊阖前。朅来青绮外,高在翠微先。双凤褰为阙,群龙俨若仙。还知到玄圃,更是谒......
  • 奉和圣制过王濬墓
    汉王思钜鹿,晋将在弘农。入蜀举长算,平吴成大功。与浑虽不协,归皓实为雄。孤绩沦千载,流名感......
  • 和崔尚书喜雨
    积阳虽有晦,经月未为灾。上念人天重,先祈云汉回。仁心及草木,号令起风雷。照烂阴霞止,交纷瑞......
  • 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
    未央钟漏晚,仙宇蔼沉沉。武卫千庐合,严扃万户深。左掖知天近,南窗见月临。树摇金掌露,庭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