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诗诗意和翻译_南北朝诗人沈约
2025-07-24

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诗

南北朝  沈约  

表闾钦逸轨。
轼墓礼真魂。
化涂终眇默。
神理暧犹存。
尘经未辍幌。
高衡已委门。
日芜子云舍。
徒望董生园。
华阴无遗布。
楚席有灵樽。
玄泉倘能慰。
长夜且勿论。

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诗作者简介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诗翻译及注释

《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诗》是南北朝时期沈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表闾钦逸轨。
轼墓礼真魂。
化涂终眇默。
神理暧犹存。
尘经未辍幌。
高衡已委门。
日芜子云舍。
徒望董生园。
华阴无遗布。
楚席有灵樽。
玄泉倘能慰。
长夜且勿论。

诗意:
这首诗是沈约奉和竟陵王刘瓛的墓志铭。诗中表达了对刘瓛的赞颂和悼念之情。诗人表达了对刘瓛的敬仰和思念之情,以及对墓志铭的神秘和神圣的认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沈约对刘瓛的敬仰和怀念之情。首两句“表闾钦逸轨,轼墓礼真魂”,表达了作者对刘瓛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的赞美。接下来的两句“化涂终眇默,神理暧犹存”,表明刘瓛已经离开人世,但他的思想和精神依然存在,并对后人产生影响。诗中的“尘经未辍幌,高衡已委门”表达了对刘瓛学识渊博和高尚品德的赞赏和怀念。接着的两句“日芜子云舍,徒望董生园”表达了作者对刘瓛过早离世的遗憾和对他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的思念。最后两句“华阴无遗布,楚席有灵樽”表明华阴没有留下刘瓛的墓志铭,而楚地却有灵樽等墓志器物,暗示楚文化的繁荣和刘瓛的重要地位。最后一句“玄泉倘能慰,长夜且勿论”则表达了作者对刘瓛的思念之情,希望他在阴间得到安宁和慰藉。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对刘瓛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对墓志铭的意义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和探索。

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诗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hé jìng líng wáng jīng liú huán mù shī
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诗

biǎo lǘ qīn yì guǐ.
表闾钦逸轨。
shì mù lǐ zhēn hún.
轼墓礼真魂。
huà tú zhōng miǎo mò.
化涂终眇默。
shén lǐ ài yóu cún.
神理暧犹存。
chén jīng wèi chuò huǎng.
尘经未辍幌。
gāo héng yǐ wěi mén.
高衡已委门。
rì wú zi yún shě.
日芜子云舍。
tú wàng dǒng shēng yuán.
徒望董生园。
huá yīn wú yí bù.
华阴无遗布。
chǔ xí yǒu líng zūn.
楚席有灵樽。
xuán quán tǎng néng wèi.
玄泉倘能慰。
cháng yè qiě wù lùn.
长夜且勿论。


相关内容:

和刘雍州绘博山香炉诗

三月三日率尔成章诗

和陆慧晓百姓名诗

奉和竟陵王药名诗

和左丞庾杲之移病诗


相关热词搜索:竟陵王经刘瓛墓
热文观察...
  • 梁明堂登歌 歌青帝辞
    帝居在震。龙德司春。开元布泽。含和尚仁。羣居既散。岁云阳止。饬农分地。民粒惟始。雕梁绣栱。......
  • 十咏 脚下履
    丹墀上飒香。玉殿下趋锵。逆转珠佩响。先表绣袿香。裾开临舞席。袖拂绕歌堂。所叹忘怀妾。见委入......
  • 梁宗庙登歌 四
    牺象既饰。罍俎斯具。我郁载馨。黄流乃注。峨峨卿士。骏奔是务。佩上鸣阶。缨还拂树。悠悠亿兆。......
  • 江蓠生幽渚
    泽兰被荒径。孤芳岂自通。幸逢瑶池旷。得与金芝丛。朝承紫台露。夕润绿池风。既美修嫮女。复悦繁......
  • 三妇艳
    大妇拂玉匣。中妇结罗帷。小妇独无事。对镜画蛾眉。良人且安卧。夜长方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