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独不见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戴叔伦
2025-07-19

独不见

唐代  戴叔伦  

不见  

前宫路非远,旧苑春将遍。
玉户看早梅,雕梁数飞燕。
身轻逐舞袖,香暖传歌扇。
自和秋风词,长侍昭阳殿。
谁信后庭人,年年独不见。

独不见作者简介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独不见翻译及注释

《独不见》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前宫路非远,
旧苑春将遍。
玉户看早梅,
雕梁数飞燕。

身轻逐舞袖,
香暖传歌扇。
自和秋风词,
长侍昭阳殿。

谁信后庭人,
年年独不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宫廷中的情景和感受。诗人首先描述了自己离开宫廷的道路并不遥远,然后提到春天将要到来,旧宫苑将会花开遍地。在宫廷的玉窗户上,可以看到早春的梅花,雕梁上也飞翔着几只燕子。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的身体轻盈,随着舞袖的飘动,香气在空气中传递,歌声也随之传出。他自己和秋风一起谱写了诗词,在昭阳殿中长久侍奉。然而,谁会相信在后宫的人们,每年都无法独自见到他呢?

整首诗以描写宫廷景象为主线,透露出一种孤独和失落的情感。诗人虽然在宫廷中身居高位,但他感到自己与后宫的人们产生了隔阂,无法获得真正的亲近和理解。最后两句"谁信后庭人,年年独不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暗示了他在权力和繁华背后的孤独境遇。

这首诗通过精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宫廷生活的深思。它表达了在权势和荣耀之下,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被理解的痛苦。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普遍的共鸣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深沉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独不见拼音读音参考

dú bú jiàn
独不见

qián gōng lù fēi yuǎn, jiù yuàn chūn jiāng biàn.
前宫路非远,旧苑春将遍。
yù hù kàn zǎo méi, diāo liáng shù fēi yàn.
玉户看早梅,雕梁数飞燕。
shēn qīng zhú wǔ xiù, xiāng nuǎn chuán gē shàn.
身轻逐舞袖,香暖传歌扇。
zì hé qiū fēng cí, zhǎng shì zhāo yáng diàn.
自和秋风词,长侍昭阳殿。
shuí xìn hòu tíng rén, nián nián dú bú jiàn.
谁信后庭人,年年独不见。


相关内容:

吴兴送梁补阙归朝赋得荻花

送李司直归浙东幕兼寄鲍将军(一作朱湾诗)

题虎丘山西寺

望中有怀


相关热词搜索:不见
热文观察...
  • 古意
    悠悠南山云,濯濯东流水。念我平生欢,托居在东里。失既不足忧,得亦不为喜。安贫固其然,处贱宁......
  • 去妇怨
    出户不敢啼,风悲日凄凄。心知恩义绝,谁忍分明别。下坂车辚辚,畏逢乡里亲。空持床前幔,却寄家......
  • 曾游
    泊舟古城下,高阁快登眺。大江会彭蠡,群峰豁玄峤。清影涵空明,黛色凝远照。碑留太史书,词刻长......
  • 南野
    治田长山下,引流坦溪曲。东山有遗茔,南野起新筑。家世素业儒,子孙鄙食禄。披云朝出耕,带月夜......
  • 江行
    漾舟晴川里,挂席候风生。临泛何容与,爱此江水清。芦洲隐遥嶂,露日映孤城。自顾疏野性,屡忘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