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春晓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于谦
2025-07-18

春晓

明代  于谦  

昼静暖风微,帘垂客到稀。
画梁双燕子,不敢傍人飞。

春晓作者简介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春晓翻译及注释

《春晓》是明代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昼间宁静,暖风微飘,
帘垂客稀少。
画梁间双燕子,
不敢靠近人飞。

诗意:
《春晓》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清晨景象。诗人描述了白天的宁静和温暖的微风,表达了春季早晨的宜人氛围。客人稀少,只有帘幕下垂,静静地等待。在画梁上,有一对燕子,它们不敢靠近人群飞舞,似乎是在为人们提供一份宁静和安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朴实的语言描绘了春天早晨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带给读者一种宁静和温暖的感受。诗人通过描述客人稀少,帘幕下垂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幽静的氛围。画梁上的双燕子则象征了春天的到来,它们不敢靠近人飞舞,可能是出于对人类干扰的畏惧,也展示了自然界的独立和自主。整首诗词以简约、清新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宁静,给人以宁静、安详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这首诗词通过简明的文字和意象,以及对春天特点的描绘,传递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宜人。同时,诗中的燕子形象也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春天和自然的独立与自由,与人类和谐共处。整体上,《春晓》这首诗词展示了于谦细腻的描写能力和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使读者在阅读中得到一份宁静和心灵的满足。

春晓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xiǎo
春晓

zhòu jìng nuǎn fēng wēi, lián chuí kè dào xī.
昼静暖风微,帘垂客到稀。
huà liáng shuāng yàn zi, bù gǎn bàng rén fēi.
画梁双燕子,不敢傍人飞。


相关内容:

平阳道中

入京

咏石灰

北风吹

游裴公亭


相关热词搜索:春晓
热文观察...
  • 荒村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那知牧民者,不肯报......
  • 古意
    妾颜如花命如叶,嫁得良人伤远别。别来独自守空闺,夜夜焚香拜明月。月缺重圆会有期,人生何得久......
  • 题画
    江村昨夜西风起,木叶萧萧堕江水。水边摐蓼正开花,妆点秋容画图里。小舟一叶弄沧浪,钓得鲈鱼酒......
  • 采莲曲
    朝采莲,暮采莲,莲花艳冶莲叶鲜。花好容颜不常好,叶似罗裙怨秋早。秋风浩荡吹碧波,绿怨红愁将......
  • 秋闺
    深闺夜胜年,刀尺如冰冷。缝纫不成眠,辘轳响金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