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春日访独孤处士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荀鹤
2025-07-18

春日访独孤处士

唐代  杜荀鹤  

地僻春来静,深宜长者居。
好花都待晚,修竹不妨疏。
雁入湘江食,人侵晓色锄。
似君无学处,头白道如初。

春日访独孤处士作者简介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春日访独孤处士翻译及注释

《春日访独孤处士》是唐代诗人杜荀鹤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寂静的春天里的景色,诗人通过访问独孤处士的居所来表达他对宁静和修养的向往。

诗中描述了独孤处士居住地僻静,适合长者居住。诗人把美丽的花朵留待晚上欣赏,修竹也并不需要修剪得太整齐,这是在倡导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而雁飞过湘江觅食的情景,以及人们在黎明时分开始工作的景象,与独孤处士不温习书法和音乐有所对比。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独孤处士追求道义的生活态度的赞赏。独孤处士虽然没有名利心,也没有受过正式的教育,但他的精神状态却依然如同年轻时一样纯粹。这种形貌上的初心也象征了他一生专注于道德与修养的追求。

整首诗的意境鲜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独孤处士追求道义的生活态度的歌颂,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与淡泊的向往和对高尚精神追求的赞赏。诗人将自己的思想与对自然和道德的感悟融入其中,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意境。

春日访独孤处士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rì fǎng dú gū chǔ shì
春日访独孤处士

dì pì chūn lái jìng, shēn yí zhǎng zhě jū.
地僻春来静,深宜长者居。
hǎo huā dū dài wǎn, xiū zhú bù fáng shū.
好花都待晚,修竹不妨疏。
yàn rù xiāng jiāng shí, rén qīn xiǎo sè chú.
雁入湘江食,人侵晓色锄。
shì jūn wú xué chù, tóu bái dào rú chū.
似君无学处,头白道如初。


相关内容:

乱后山居

途中有作

宿栾城驿却寄常山张书记

顾云侍御出二子请诗因遗一绝

喜从弟雪中远至有作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赠张员外儿
    张公一子才三岁,闻客吟声便出来。唤物舌头犹未稳,诵诗心孔迥然开。天生便是成家庆,年长终为间......
  • 别敬侍郎
    交道有寒暑,在人无古今。与君中夜话,尽我一生心。所向未得志,岂惟空解吟。何当重相见,旧隐白......
  • 过内黄县
    相州吹角欲斜阳,匹马摇鞭宿内黄。僻县不容投刺客,野陂时遇射雕郎。云中粉堞新城垒,店后荒郊旧......
  • 晓发
    贪路贪名须早发,枕前无计暂裴回。才闻鸡唱呼童起,已有铃声过驿来。衣湿乍惊沾雾露,马行仍未见......
  • 山中寄友人
    深山多隙地,无力及耕桑。不是营生拙,都缘觅句忙。破窗风翳烛,穿屋月侵床。吾友应相笑,辛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