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出处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姜特立
2025-07-18

出处

宋代  姜特立  

草木偃时龙入洞,鸟乌噪处虎行冈。
大贤出处须惊俗,伊尹如何五就汤。

出处作者简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出处翻译及注释

《出处》是宋代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草木、动物和历史人物的形象来表达一种哲理思考,旨在探讨人物命运和才德的归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草木、鸟兽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伊尹和汤的提及,传达出一种思考人物出身和成就的观念。诗中的"草木偃时龙入洞,鸟乌噪处虎行冈",描绘了自然界中的龙、洞、鸟、虎等形象,暗喻着人物的出身和环境对其成就的影响。草木偃伏、龙入洞,象征着人物在逆境中沉默隐藏,等待时机;鸟噪虎行冈,表明人物在逆境中表露才智,冲破束缚。

诗人进一步引用了历史人物伊尹和汤,以突出人物才德的重要性。诗中的"大贤出处须惊俗,伊尹如何五就汤",表达了人才的出身和成就的关系。诗人认为真正的大贤应该出身于不寻常的地方,才能引起社会的震动。同时,通过提及伊尹辅佐汤,暗示了伊尹辅佐汤治理天下的伟大事迹,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

整首诗运用了草木、鸟兽和历史人物的形象,通过隐喻和象征手法,探讨了人物出身和才德的关系。诗人用简洁而富有意味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物成就的思考,以及对人才的珍视和重视。

中文译文:
《出处》
草木偃时龙入洞,
鸟乌噪处虎行冈。
大贤出处须惊俗,
伊尹如何五就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中的草木、鸟兽形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伊尹和汤的提及,探讨了人物出身和才德的关系。诗人表达了对人才的珍视和对人物成就的思考,以简洁而富有意味的语言展现了诗词的内涵。

出处拼音读音参考

chū chù
出处

cǎo mù yǎn shí lóng rù dòng, niǎo wū zào chù hǔ xíng gāng.
草木偃时龙入洞,鸟乌噪处虎行冈。
dà xián chū chù xū jīng sú, yī yǐn rú hé wǔ jiù tāng.
大贤出处须惊俗,伊尹如何五就汤。


相关内容:

出处

齿脱

陈德承致政一子中舍选次子中漕台与余二息同

朝云

侧金盏


相关热词搜索:出处
热文观察...
  • 出使过嘉禾城外
    江南清绝处,此地数经过。疎柳依秋浦,归船乱晚波。王侯几蚁穴,天地一渔蓑。安得玄真子,同编唱......
  • 除夜书门牌
    君恩华老境,庆事接新春。门户严呵禁,神应护吉人。...
  • 出西湖至天竺
    宝叔山前翠打围,涌金门外水涟漪。出关便有渔讴起,底事公卿都不知。...
  • 春晚戏题
    岁月飞腾不可回,红颜去尽老相催。自怜皱面无光彩,赖得春负为熨开。...
  • 春物
    一春天富贵,万象物光华。遥想西湖上,风流卖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