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卜算子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范成大
2025-07-25

卜算子

宋代  范成大  

卜算子  

凉夜竹堂虚,小睡匆匆醒。
银漏无声月上阶,满地阑干影。
何处最知秋,风在梧桐井。
不惜骖鸾弄玉箫,露湿衣裳冷。

卜算子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卜算子翻译及注释

《卜算子》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凉夜竹堂虚,
在一个凉爽的夜晚,竹子的小屋显得空荡荡的。

小睡匆匆醒。
我刚刚打了个小盹,匆忙地醒来。

银漏无声月上阶,
银色的漏斗静静地挂在月亮的阶梯上。

满地阑干影。
地面上满是窗棂的倒影。

何处最知秋,
我不知道秋天在哪里最明显。

风在梧桐井。
风吹过梧桐树,发出响亮的声音。

不惜骖鸾弄玉箫,
我情愿不惜代价,来演奏骖鸾(指高贵的乐器)的玉箫。

露湿衣裳冷。
露水湿透了我的衣裳,感觉很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凉爽的秋夜景象。诗人在竹屋中小睡,通过银漏的静默和月亮的光辉,唤醒了他的意识。地面上的阑干倒影和风吹动的梧桐树声音,增添了夜晚的幽静和秋天的氛围。诗人想寻找秋天的最佳体验地点,但却无法确定。最后,他情愿付出一切,以演奏高贵的乐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然而他的衣裳却被露水湿透,给他带来了寒冷的感觉。

这首诗运用了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描写凉夜、银漏、月亮、阑干、梧桐等元素,创造了一种宁静而秋意盎然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秋天的思索和感受,以及对音乐和艺术的热爱。整首诗以诗人的个人感受和情感为中心,展示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情。这首诗既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又表达了诗人对情感和艺术的追求,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卜算子拼音读音参考

bǔ suàn zǐ
卜算子

liáng yè zhú táng xū, xiǎo shuì cōng cōng xǐng.
凉夜竹堂虚,小睡匆匆醒。
yín lòu wú shēng yuè shàng jiē, mǎn dì lán gān yǐng.
银漏无声月上阶,满地阑干影。
hé chǔ zuì zhī qiū, fēng zài wú tóng jǐng.
何处最知秋,风在梧桐井。
bù xī cān luán nòng yù xiāo, lù shī yī shang lěng.
不惜骖鸾弄玉箫,露湿衣裳冷。


相关内容:

水调歌头(上辛幼安生日)

鹧鸪天

浣溪沙(和王通一韵简虞祖予)

越女镜心(别席毛莹)

水调歌头(渡江)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水调歌头(元日投宿博山寺,见者惊叹其老)
    头白齿牙缺,君勿笑衰翁。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臭腐神奇俱尽,贵贱贤愚等耳,造物也儿童。......
  • 虞美人
    以送之。时正之被召淮阳堂上曾相对。笑把姚黄醉。十年离乱有深忧。白发萧萧同见、渚江秋。履声细......
  • 清平乐(席上赠人)
    桃根桃叶。一树芳相接。春到江南三二月。迷损东家蝴蝶。殷勤踏取青阳。风前花正低昂。与我同心栀......
  • 西江月(坐客见和复次韵)
    小院朱阑几曲,重城画鼓三通。更看微月转光风。归去香云入梦。翠袖争浮大白,皂罗半插斜红。灯花......
  • 蝶恋花
    洗尽机心随法喜。看取尊前,秋思如春意。谁与先生宽发齿。醉时惟有歌而已。岁月何须溪上记。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