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醉中重留梦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19

醉中重留梦得

唐代  白居易  

刘郎刘郎莫先起,苏台苏台隔云水。
酒醆来从一百分,马头去便三千里。

醉中重留梦得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醉中重留梦得翻译及注释

《醉中重留梦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刘郎刘郎莫先起,
苏台苏台隔云水。
酒醆来从一百分,
马头去便三千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自醉酒后陷入梦境的情景。诗中以刘郎和苏台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之情。诗人在醉酒后,迷迷糊糊地进入了一个梦境,梦中的景色美丽而遥远,仿佛刘郎和苏台隔着云雾和水域相隔。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抒情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痴情和离愁。诗中的醉酒和梦境象征着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思念之情。刘郎和苏台被用来代表诗人与离别的对象,他们之间的隔阂通过云雾和水域的描绘更加突出。诗人通过描述醉酒和梦境的感受,将离愁与遥远的景色相结合,表达了他对过去情感的深深留恋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运用了对偶的手法,通过反复出现的“刘郎”和“苏台”以及“酒醆”和“马头”的对比,使诗句既有韵律感又有音韵的美感。同时,通过短小而精炼的诗句,诗人抓住了情感的核心,使读者能够迅速进入诗人的思绪和情感之中。

这首诗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对过去的怀念,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描绘诗人醉酒和梦境的情景,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遥远的景色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迷离而忧伤的氛围。整首诗朴素而含蓄,给人以深深的思考与回味。

醉中重留梦得拼音读音参考

zuì zhōng zhòng liú mèng dé
醉中重留梦得

liú láng liú láng mò xiān qǐ, sū tái sū tái gé yún shuǐ.
刘郎刘郎莫先起,苏台苏台隔云水。
jiǔ zhǎn lái cóng yī bǎi fēn, mǎ tóu qù biàn sān qiān lǐ.
酒醆来从一百分,马头去便三千里。


相关内容:

别周军事

病免后喜除宾客

春尽劝客酒

北亭卧

宿龙潭寺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赠皇甫宾客
    轻衣稳马槐阴路,渐近东来渐少尘。耳闹久憎闻俗事,眼明初喜见闲人。昔曾对作承华相,今复连为博......
  • 快活
    可惜莺啼花落处,一壶浊酒送残春。可怜月好风凉夜,一部清商伴老身。饱食安眠消日月,闲谈冷笑接......
  • 龙门下作
    龙门涧下濯尘缨,拟作闲人过此生。筋力不将诸处用,登山临水咏诗行。...
  • 自叹二首
    形羸自觉朝餐减,睡少偏知夜漏长。实事渐消虚事在,银鱼金带绕腰光。二毛晓落梳头懒,两眼春昏点......
  • 雪中寄令狐相公,兼呈梦得
    兔园春雪梁王会,想对金罍咏玉尘。今日相如身在此,不知客右坐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