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宗兄端叟年七十六来访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方回
2025-07-25

宗兄端叟年七十六来访二首

宋代  方回  

辽广归来二纪强,脱身烟瘴远沙场。
僧多吟友诗常淡,家见玄孙寿且康。
残月夜潮渡渔浦,飞花春雨客钱塘。
西山后会何妨数,管趁年年早茗香。

宗兄端叟年七十六来访二首翻译及注释

《宗兄端叟年七十六来访二首》是宋代诗人方回所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宗兄端叟七十六岁时再次拜访的情景,通过对生活点滴的描绘,传递出世事无常、人生多变的主题。

译文:
宗兄端叟年七十六,
再次前来,远离辽广的沙场。
多年奔波,摆脱了烽火战争的烟尘。
僧人众多,与吟友们共同吟咏的诗作总是平淡无奇。
回到家中,看到了玄孙的健康长寿。
夜晚的残月辉映着潮水,我们渡过渔浦。
春雨中飘落的花瓣,陪伴着旅客们在钱塘流连。
再见面时,不必担心时间的限制,
我们可以一起享受每年早晨的茶香。

赏析:
这首诗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一种深厚的情感。通过描写宗兄端叟的年纪和旅途的艰辛,作者展示了岁月流转和生活变迁的无常。辽广是指辽东和广东,提示了端叟曾经远离家乡投身沙场,而现在他已经战胜了战乱回到家中。诗中提到僧人和吟友,暗示作者在佛门修行和文学交流中找到了些许平淡的安慰。玄孙的寿康给予了作者家庭的喜悦和温暖。诗中的景象描写充满了自然的美感,残月和潮水、飞花和春雨,给人以宁静和悠然的感受。最后,作者与宗兄端叟相见时表示不必担心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意地相聚,享受岁月中那一杯杯早茗的香气。整首诗以淡泊的语言展示了人生的多变和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亲情和自然的热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生活琐事,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作者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友情、家庭和自然的珍视,并借此呼唤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平静与欢乐。

宗兄端叟年七十六来访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zōng xiōng duān sǒu nián qī shí liù lái fǎng èr shǒu
宗兄端叟年七十六来访二首

liáo guǎng guī lái èr jì qiáng, tuō shēn yān zhàng yuǎn shā chǎng.
辽广归来二纪强,脱身烟瘴远沙场。
sēng duō yín yǒu shī cháng dàn, jiā jiàn xuán sūn shòu qiě kāng.
僧多吟友诗常淡,家见玄孙寿且康。
cán yuè yè cháo dù yú pǔ, fēi huā chūn yǔ kè qián táng.
残月夜潮渡渔浦,飞花春雨客钱塘。
xī shān hòu huì hé fáng shù, guǎn chèn nián nián zǎo míng xiāng.
西山后会何妨数,管趁年年早茗香。


相关内容:

追次郡君至节韵

赠吴琴士会龙

赠高相士二首

赠高相士二首

赠地理齐君龙吉


相关热词搜索:二首来访宗兄
热文观察...
  • 宗兄端叟年七十六来访二首
    年才逾壮早相知,北骑南船几别离。二老皆邻八旬寿,一生谁赋万篇诗,特承枉顾元无说。获侍同行识......
  • 紫荆花
    疏枝坚瘦骨为皮,忽迸红英簇紫蕤。娇女乍看齿生液,分明茜糁缀饧枝。...
  • 八月五日病中
    于心敢自欺,但恐不精思。未觉扶颠易,方惊悔过迟。病堪长作客,贫可荐招医。观井如彭祖,闻诸草......
  • 八月三十日晓晴
    高树号风始欲丹,秋晴诗老试凭栏。食贫破砚惊犹在,身瘦寒衣觉渐宽。家里儿孙音问好,客中僮仆使......
  • 白茅道中
    世故时时异,年华物物新。溪声添夜雨,麦事待晴春。草棘扃空户,岩崖伏冻人。问言何至此,征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