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仲宗过筠庄作诗见招且有借庵之意次其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弥逊
2025-07-23

仲宗过筠庄作诗见招且有借庵之意次其韵

宋代  李弥逊  

横山留我正青眼,不是归心久更微。
病后团蒲随地隐,望中落木故园稀。
一区已辨云为盖,四壁但从山作围。
不厌是中无一物,径来相就老禅扉。

仲宗过筠庄作诗见招且有借庵之意次其韵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仲宗过筠庄作诗见招且有借庵之意次其韵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仲宗过筠庄作诗见招且有借庵之意次其韵》。以下是我为您的诗词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横山留我正青眼,
不是归心久更微。
病后团蒲随地隐,
望中落木故园稀。
一区已辨云为盖,
四壁但从山作围。
不厌是中无一物,
径来相就老禅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仲宗(诗人)经过筠庄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慨和思考。诗中通过描写山水和庵院的景物,寄托了作者对禅宗思想的思索和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赏析:
首句"横山留我正青眼",以山的壮丽景色作为开篇,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不是归心久更微"表达了作者对回归平凡生活的渴望,却发现归心之路已经渐行渐远。

接下来的两句"病后团蒲随地隐,望中落木故园稀",通过描写患病后草木凋零、故园荒芜的景象,寓意着岁月流转、时光荏苒,故园已成过去。

"一区已辨云为盖,四壁但从山作围"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禅宗境界的追求。诗人认为在禅宗修行中,云即为房屋的屋盖,四壁则是由山峦形成的自然屏障。这种简朴的环境中,没有物质的束缚,使人可以更加专注于心灵的净化和修行。

最后两句"不厌是中无一物,径来相就老禅扉"强调了修行者要超越物质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智慧。"老禅扉"象征着禅宗修行的道场,意味着诗人愿意虚心学习,并自愿接受禅宗的教诲。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自然景物和内心境界的感悟和追求,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禅宗思想的精髓和哲理。

仲宗过筠庄作诗见招且有借庵之意次其韵拼音读音参考

zhòng zōng guò yún zhuāng zuò shī jiàn zhāo qiě yǒu jiè ān zhī yì cì qí yùn
仲宗过筠庄作诗见招且有借庵之意次其韵

héng shān liú wǒ zhèng qīng yǎn, bú shì guī xīn jiǔ gèng wēi.
横山留我正青眼,不是归心久更微。
bìng hòu tuán pú suí dì yǐn, wàng zhōng luò mù gù yuán xī.
病后团蒲随地隐,望中落木故园稀。
yī qū yǐ biàn yún wéi gài, sì bì dàn cóng shān zuò wéi.
一区已辨云为盖,四壁但从山作围。
bù yàn shì zhōng wú yī wù, jìng lái xiāng jiù lǎo chán fēi.
不厌是中无一物,径来相就老禅扉。


相关内容:

舟师谒祠回天风已霁信基有感姑以二绝首宽余

智道者入闽作大缘事一住数年将归以偈送之

至玉山谒尚书兄以九日复告别途中寄之

至花士自宣城归蒋陵求颂书比以赠

知郡郑公挽诗


相关热词搜索:之意宗过筠庄作诗
热文观察...
  • 次韵王才元少师酴醿
    繁英雪作堆,新叶帷尚隘。一薰有馀清,三臭讵可废。淡然不争妍,晚乃入鉴裁。风流卮酒间,颖脱众......
  • 次韵王得之礼部夜直有作
    缑仙勇於诗,若醉得全者。百川供微吟,不复事杯斝。五车载胸中,万卷生笑下。一一成丹青,遇物辄......
  • 次韵王彦声题梅氏草堂
    丘壑胸中自广居,数椽茅屋小蜗庐。门罗莫谩惊乌鹊,户外曾来长者车。...
  • 次韵向伯薛侍郎
    世外营居绝点埃,到身无地展全才。行藏曾许当年,翰墨能从异县来。海上梅花迎岁落,江头桂子得秋......
  • 次韵翁士特题行闲轩
    寒音珊珊落回溪,修竹似与长风期。虚声帆影住来地,幽绝自有闲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