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成语 >中书君的意思_典故_出处_中书君成语解释
2025-07-23

中书君

zhōng shū jūn

成语解释: 毛笔的别称
成语出处: 宋·苏轼《自笑》:“多谢中书君,伴我此幽栖。”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词语分开解释

中书 : 1.皇宫中的藏书。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 2.官名。中书令的省称。汉设中书令,掌传宣诏令,以宦者为之,后多任用名望之士。《汉书.萧望之传》:"望之以为中书政本,宜以贤明之选。"晋庾亮《让中书令表》:"国恩不已,复以臣领中书。"隋唐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俱为宰相﹐后因以中书称宰相。 3.官名。中书舍人的省称。隋﹑唐时为中书省的属官。明清废中书省,于内阁设中书舍人,掌撰拟﹑缮写之事。 4.官署名。唐代的中书省﹑宋代的政事堂,亦直称为"中书"。 5.毛笔的别称,"中书君"的省称。
: 君jūn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君主。君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  详细>>

中书君是什么意思

唐·韩愈作寓言《毛颖传》,称毛笔为毛颖。言颖居中山为蒙恬所获,献于秦皇,秦皇封之于管城,号管城子,“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后因以“中书君”为毛笔的别称。

国语辞典

唐韩愈《毛颖传》的虚构人物。毛颖居中山为蒙恬所擒,献于秦皇,秦皇封之于管城,后累拜为中书令,与上亲狎,上呼之为「中书君」。见唐.韩愈《毛颖传》。后用来指毛笔。宋.苏轼〈自笑〉诗:「多谢中书君,伴我此幽栖。」《幼学琼林.卷三.宫室类》:「管城子、中书君,悉为笔号。」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中书君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

光前启后

颐指风使

言笑自如

庶字组词_怎么组词_开头或结尾及中间的组词

尤而效之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刻不容缓
    本成语的解释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成语......
  • 谈不容口
    本成语的解释 犹言赞不绝口。 成语出处: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五卷:“有弘农杨蘧者,曾到岭外......
  • 除旧更新
    本成语的解释 清除旧的,建立新的。以新的代替旧的。 成语出处: 晋 竺僧朗《报南燕主慕容德》:......
  • 苍狗白云
    本成语的解释 比喻事物变幻无常。同“苍狗白衣”。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
  • 鸿俦鹤侣
    本成语的解释 鸿、鹤皆为群居高飞之鸟,因用以比喻高洁、杰出之辈。 成语出处: 唐黎逢《贡举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