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中秋对月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史嵩之
2025-07-22

中秋对月

宋代  史嵩之  

一片瑶光万里开,停杯追忆谪仙才。
寻常明月不易见,如此中秋能几来。
零落故人非白社,登临何地不瑶台。
欲招黄鹤临风去,为问霓裳安在哉。

中秋对月翻译及注释

《中秋对月》是宋代文人史嵩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给出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片瑶光万里开,
停杯追忆谪仙才。
寻常明月不易见,
如此中秋能几来。
零落故人非白社,
登临何地不瑶台。
欲招黄鹤临风去,
为问霓裳安在哉。

诗意和赏析:
《中秋对月》以中秋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幸福的向往。

诗的首句 “一片瑶光万里开” 描绘了明亮的月光辉映下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也隐喻了情感的高涨。停杯追忆谪仙才”,诗人停止手中的杯盏,追忆自己的仙才之路。谪仙才指的是诗人自认为自己在仙人的境地已升华,已经脱离凡尘。

接下来,诗人提到寻常明月不易见,强调自己能够在中秋之夜欣赏到如此美丽的月光是何等的难得。诗人之所以用“如此中秋能几来”,是再次表达他对这美好时刻的珍视和回味。

接着,诗人提到了“零落故人非白社”,白社是一个古代仙山的名称,故人们已经离去,散落在各个地方,与这个名胜之地分隔。而“登临何地不瑶台”则是说不管身处何地,只要抬头仰望明月,都能够进入祥和的仙境,感受到“瑶台”的美妙。

最后的两句 “欲招黄鹤临风去,为问霓裳安在哉”表达了诗人对与自然媲美的黄鹤的向往,以及对霓裳(传说中仙女佩戴的彩云裳)的寻觅。这两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自己希望成为仙人的愿望和思索。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中秋对月拼音读音参考

zhōng qiū duì yuè
中秋对月

yī piàn yáo guāng wàn lǐ kāi, tíng bēi zhuī yì zhé xiān cái.
一片瑶光万里开,停杯追忆谪仙才。
xún cháng míng yuè bù yì jiàn, rú cǐ zhōng qiū néng jǐ lái.
寻常明月不易见,如此中秋能几来。
líng luò gù rén fēi bái shè, dēng lín hé dì bù yáo tái.
零落故人非白社,登临何地不瑶台。
yù zhāo huáng hè lín fēng qù, wèi wèn ní cháng ān zài zāi.
欲招黄鹤临风去,为问霓裳安在哉。


相关内容:

宴琼林苑

赠大慈寺啸翁开士

红苋

岩桂

题定慧院


相关热词搜索:对月中秋
热文观察...
  • 雪后
    同云收万里,斜日已三竿。有鸟皆潜迹,无风尚送寒。晴檐如下雨,枯涧忽鸣渊。渐觉山河复,方知世......
  • 凤鸣洞
    何年雷斧凿山裂,千尺苍崖泻飞雪。孤凤一去声不闻,海水桑田几兴灭。我知仙去仙当存,时见真形坐......
  •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龙兴灯夕
    宝炬燃红映百坊,佛灯相照有余光。樽前尽被公孙礼,席上惟无处士狂。午夜笙歌欢是伯,几家帘幕醉......
  • 听演师琴
    禅悟却参琴,山高水复深。七弦手共语,万籁耳无音。激烈鬼神泪,发挥天地心。秋风时一曲,怀古更......
  • 西湖山居灯夕
    繁华隔湖水,全似远宸京。灯火少年梦,山林此夜情。鹤闲梅下立,人静月中行。长愿岁时好,吟身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