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种碧映山红於新坟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7

种碧映山红於新坟

宋代  梅尧臣  

映山红  

年年杜鹃啼,口滴枝上赤。
今同苌弘血,三岁化为碧。
因移新冢傍,颜色照松柏。

种碧映山红於新坟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种碧映山红於新坟翻译及注释

《种碧映山红於新坟》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年年杜鹃啼,口滴枝上赤。
今同苌弘血,三岁化为碧。
因移新冢傍,颜色照松柏。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以及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思考。诗人通过描写杜鹃花的变化,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生命轮回的感慨。

赏析:
诗的开头,诗人提到了杜鹃花每年的啼叫声,形容了它们鲜红的花朵。接着,诗人将杜鹃花的颜色与苌弘(一种红色的植物)的血液相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三年过去,杜鹃花的颜色逐渐变为碧绿,这象征着生命的转变和变化。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将杜鹃花移植到新坟旁边的情景,杜鹃花的颜色照亮了松柏树。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通过诗词将生命的短暂和变化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表达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间的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杜鹃花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珍视。

种碧映山红於新坟拼音读音参考

zhǒng bì yìng shān hóng yú xīn fén
种碧映山红於新坟

nián nián dù juān tí, kǒu dī zhī shàng chì.
年年杜鹃啼,口滴枝上赤。
jīn tóng cháng hóng xuè, sān suì huà wéi bì.
今同苌弘血,三岁化为碧。
yīn yí xīn zhǒng bàng, yán sè zhào sōng bǎi.
因移新冢傍,颜色照松柏。


相关内容:

重过南园

中秋新霁壕水初满自城东隅泛舟回谢公命赋

志来上人寄示酴醾花并压砖茶有感

赵秘校见访

昭亭潭上别


相关热词搜索:映山红於新坟
热文观察...
  • 重送
    得朋如得宝,何恨相知晚。旧友贵来疏,嗟君行复远。秋城隔寒水,驿路入苍巘。古情深不深,所祝加......
  • 舟中遇雪
    晓风鸣大泽,春雪下长河。沙草缘堤没,杨花拂水多。惊鸥不知远,候雁几闻过。欲问耶溪转,今朝奈......
  • 重送袁世弼
    临川内史谢康乐,见叶翻经有故台。春草生塘犹梦句,秋蕖出水似君才。驐鸡肥脆聊供膳,篘酒甘浓可......
  • 自感二首
    左目忽昏花,愁心乱剧麻。文书都莫见,药物近凭他。眸子终何似,形躯且愿嘉。唯期一开泰,再望日......
  • 祝熙载赴任东阳
    东阳美山水,之子本风流。稍去何平叔,还追沈隐侯。清江飞晚雨,斜日半沧洲。县道行无愧,烟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