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正月六日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耒
2025-09-10

正月六日

宋代  张耒  

杨柳梢头腊雪消,东风犹着晚寒骄。
新年花柳传芳信,去腊星霜变斗杓。
来共春烟情冉冉,洒随疏雨泪萧萧。
蛾眉一闭年华改,纵有遗魂可得招。

正月六日作者简介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正月六日翻译及注释

《正月六日》是宋代诗人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杨柳梢头腊雪消,
东风犹着晚寒骄。
新年花柳传芳信,
去腊星霜变斗杓。
来共春烟情冉冉,
洒随疏雨泪萧萧。
蛾眉一闭年华改,
纵有遗魂可得招。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正月六日的景象,表达了对新年的喜悦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杨柳梢头融化的腊雪、仍然留有寒意的东风,以及新年的花柳传递喜信等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春天即将来临的迹象和新年的希望。然而,诗中也透露出岁月的变迁和时光的流失,作者提到蛾眉一闭,意味着年华已经改变,即使有遗魂也无法重新招回。

赏析:
这首诗以冬日转春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而贴切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新年到来的喜悦和对时光的感慨。首句以杨柳梢头的腊雪消融为开头,传达出春天即将来临的信息。第二句通过东风仍然带有寒意的描写,强调了早春的气温虽然有所回升,但仍然带有冷意。接着,诗人提到新年的花柳传递喜信,给人以希望和喜悦的感觉。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开始转折,以去腊星霜变斗杓的形象暗示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接下来的两句描写了来年与春天的到来,以及作者洒下的泪水,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和追忆过去的情感。最后两句以蛾眉一闭的形象,象征着时光的改变和不可逆转的流失,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无奈和无法挽回的遗憾。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示了作者对新年到来的喜悦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不息、岁月匆匆的深切感受,唤起读者对光阴易逝的思考和珍惜当下的情感。

正月六日拼音读音参考

zhēng yuè liù rì
正月六日

yáng liǔ shāo tóu là xuě xiāo, dōng fēng yóu zhe wǎn hán jiāo.
杨柳梢头腊雪消,东风犹着晚寒骄。
xīn nián huā liǔ chuán fāng xìn, qù là xīng shuāng biàn dòu biāo.
新年花柳传芳信,去腊星霜变斗杓。
lái gòng chūn yān qíng rǎn rǎn, sǎ suí shū yǔ lèi xiāo xiāo.
来共春烟情冉冉,洒随疏雨泪萧萧。
é méi yī bì nián huá gǎi, zòng yǒu yí hún kě dé zhāo.
蛾眉一闭年华改,纵有遗魂可得招。


相关内容:

谪官

正月八日坐局沽酒

赵弟

招潘郎饮

张夫人挽词


相关热词搜索:六日正月
热文观察...
  • 正月三日大雪雪晴有感
    平生对雪须千首,何事今春无片词。老大怯寒唯泥酒,穷愁须醉不吟诗。润催庭柳将开眼,冷送江梅欲......
  • 正月七日雪晴
    西窗融雪飘如雨,故与新春作薄寒。昨夜雁声浑向北,梦魂随去过关山。...
  • 止酒赠郡守杨环宝
    止酒正似塞决河,厚积薪刍傅砂砾。坚牢不使见蚁漏,一线才通便奔激。莫轻弱箭不穿缟,转眼已惊牛......
  • 至后早赴馆二首
    红蜡妆梅冷未黏,柳条偷暖作纤纤。高楼残白谁家雪,尽日天寒不卷帘。...
  • 至后早赴馆二首
    城围残雪寒催晓,宫近晴云暖欲春。谁觉风光添一线,玉壶漏水报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