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鹧鸪天(再赋牡丹)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辛弃疾
2025-07-24

鹧鸪天(再赋牡丹)

宋代  辛弃疾  

鹧鸪天  

去岁君家把酒杯。
雪中曾见牡丹开。
而今纨扇薰风里,又见疏枝月下梅。
欢几许,醉方回。
明朝归路有人催。
低声待向他家道,带得歌声满耳来。

鹧鸪天(再赋牡丹)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鹧鸪天(再赋牡丹)翻译及注释

《鹧鸪天(再赋牡丹)》是宋代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去年在你家,我们举起酒杯。
在雪地中见到盛开的牡丹。
如今在薰风拂面的纨扇中,
又看到疏枝下月色下的梅花。
多少欢乐,醉了才回。
明天一早,有人催促我们回去。
我低声向你家里的人问候,
带着歌声满耳离开。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美景的赞叹。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去年在友人家中举杯畅饮,欣赏到雪地中盛开的牡丹花。而现在,在轻风拂面的纨扇中,又看到了疏枝下月色中的梅花。诗人通过牡丹和梅花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流转、春去秋来的感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略带感伤地说明明天一早有人催促离开,但他仍希望能低声向友人家中的人问候,并带着友人的歌声回去。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内心情感为主线,通过对牡丹和梅花的描写,展示了辛弃疾细腻的感受力和独特的情感表达。诗人以牡丹和梅花作为意象,将友情和美景相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中的牡丹和梅花作为四季花卉的代表,象征着时光的变迁和生命的轮回。诗人在描述牡丹和梅花时,运用了细腻而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花朵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整首诗词抒发了诗人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眷恋,并透露出对未来的一丝无奈和忧伤。通过这种方式,辛弃疾将自己的情感与读者产生了共鸣,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了深远的艺术价值。

鹧鸪天(再赋牡丹)拼音读音参考

zhè gū tiān zài fù mǔ dān
鹧鸪天(再赋牡丹)

qù suì jūn jiā bǎ jiǔ bēi.
去岁君家把酒杯。
xuě zhōng céng jiàn mǔ dān kāi.
雪中曾见牡丹开。
ér jīn wán shàn xūn fēng lǐ, yòu jiàn shū zhī yuè xià méi.
而今纨扇薰风里,又见疏枝月下梅。
huān jǐ xǔ, zuì fāng huí.
欢几许,醉方回。
míng cháo guī lù yǒu rén cuī.
明朝归路有人催。
dī shēng dài xiàng tā jiā dào, dài dé gē shēng mǎn ěr lái.
低声待向他家道,带得歌声满耳来。


相关内容:

满江红

南歌子(早春)

菩萨蛮(雪楼赏牡丹席上用杨民瞻韵)

摊破南乡子

感皇恩(为婶母王氏庆七十)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南乡子
    几日诉离尊。歌尽阳关不忍分。此度天涯真个去,销魂。相送黄花落叶村。斜日又黄昏。萧寺无人半掩......
  • 贺新郎(又和)
    碧海成桑野。笑人间,江翻平陆,水云高下。自是三山颜色好,更著雨婚烟嫁。料未必、龙眠能画。拟......
  • 芭蕉雨
    雨过凉生藕叶。晚庭消尽暑,浑无热。枕簟不胜香滑。争奈宝帐情生,金尊意惬。玉人何处梦蝶。思一......
  • 瑞鹧鸪(瑞香)
    东风冷落旧梅台。犹喜山花拂面开。绀色梁衣春意静,水沈熏骨晚风来。柔条不学丁香结,矮树仍参茉......
  • 满江红(雨后携家游西湖,荷花盛开)
    绀谷浮空,山拥髻、晚来风急。吹骤雨、藕花千柄,艳妆新浥。窥鉴粉光犹有泪,凌波罗袜何曾湿。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