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鹧鸪天(和古乐府韵送游景仁将漕夔门)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吴潜
2025-07-18

鹧鸪天(和古乐府韵送游景仁将漕夔门)

宋代  吴潜  

鹧鸪天  

去日春山淡翠眉。
到家恰好整寒衣。
人归玉垒天应惜,舟过松江月半垂。
千万绪,两三卮。
送君不忍与君违。
书来频寄西边讯,是我江南肠断时。

鹧鸪天(和古乐府韵送游景仁将漕夔门)作者简介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鹧鸪天(和古乐府韵送游景仁将漕夔门)翻译及注释

《鹧鸪天(和古乐府韵送游景仁将漕夔门)》是宋代吴潜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去日春山淡翠眉。
到家恰好整寒衣。
人归玉垒天应惜,
舟过松江月半垂。
千万绪,两三卮。
送君不忍与君违。
书来频寄西边讯,
是我江南肠断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吴潜欢送游景仁将军漕运到夔门的情景。诗人借景抒发了自己的离愁别绪和江南之美。他在初春的山野中,眺望着青山,感叹时光飞逝。当他回家时,正好整理出冬天的厚衣。他看到游景仁将军归来,心中感到珍惜,意味着他们的离别将至。当船只驶过松江时,半轮明月悬挂在天空中。诗人感叹人生短暂,世事纷繁,而自己只能随波逐流,情感纠结。他表达了对游景仁将军的不舍之情,不忍与他分别。最后,他说自己经常给他寄信,询问西边的消息,这是他在江南忧伤离别时的心声。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离愁别绪。他以春山淡翠、松江明月为背景,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诗中运用了很多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春山淡翠眉"形象地描绘了春山的柔美,"舟过松江月半垂"则通过月亮的倒影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短暂。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和离愁别绪,展现了他对江南故土的眷恋和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士人情怀和离散思绪。诗人吴潜在江南文化的熏陶下,表达了自己对家园的眷恋和对友人离别的无奈。整首诗词既展示了作者个人的感受,又折射出了那个时代士人的普遍情感。

鹧鸪天(和古乐府韵送游景仁将漕夔门)拼音读音参考

zhè gū tiān hé gǔ yuè fǔ yùn sòng yóu jǐng rén jiāng cáo kuí mén
鹧鸪天(和古乐府韵送游景仁将漕夔门)

qù rì chūn shān dàn cuì méi.
去日春山淡翠眉。
dào jiā qià hǎo zhěng hán yī.
到家恰好整寒衣。
rén guī yù lěi tiān yìng xī, zhōu guò sōng jiāng yuè bàn chuí.
人归玉垒天应惜,舟过松江月半垂。
qiān wàn xù, liǎng sān zhī.
千万绪,两三卮。
sòng jūn bù rěn yǔ jūn wéi.
送君不忍与君违。
shū lái pín jì xī biān xùn, shì wǒ jiāng nán cháng duàn shí.
书来频寄西边讯,是我江南肠断时。


相关内容:

谒金门

荔支香近(乐府有荔支香调,似因物命题而亡其词,辄为补赋)

浣溪沙(和谦山)

探春慢(四明次黄玉泉)

水调歌头(戊午九月,偕同官延庆阁过碧沚)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永遇乐(七夕和刘随如)
    云雁将秋,露萤照夜,凉透窗户。星网珠疏,月奁金小,清绝无点暑。天孙河鼓,东西相望,隐隐光流......
  • 水调歌头
    尽性之道。愿方为世唾弃,曷能明子贡不传之旨。荷来诚既切,竟以诞圣于北方壬癸之位,为水调一词......
  • 贺新郎(再和)
    宇宙原无外。问当年、渠缘底事,强逃人世。争心刘郎栽种后,长恁玄都观里。何用羡、武陵溪水。一......
  • 浣溪沙(再用韵)
    海棠已绽牡丹芽,犹有东君向上花。不须惆怅怨春华。装缀园林新景物,推敲风月旧情怀。也饶浪蕊与......
  • 鹊桥仙(居厚生日)
    我如龚胜,君如龚舍,拂袖同归乡里。共骑竹马有谁存,总唤入、耆英社里。苍华发神尚黑,黄婆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