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鹧鸪天诗意和翻译_金朝诗人段克己
2025-07-18

鹧鸪天

金朝  段克己  

鹧鸪天  

七字骊珠句法豪。
老夫倒甲堕缨髦。
舆薪不见明何谓,雷雨无声麦已漂。
穷砚墨,几昏朝。
星星鬓发半刁骚。
从人笑我冬烘甚,犹可尊前举罚

鹧鸪天作者简介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鹧鸪天翻译及注释

《鹧鸪天·七字骊珠句法豪》是金朝时期段克己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七字骊珠句法豪。
老夫倒甲堕缨髦。
舆薪不见明何谓,
雷雨无声麦已漂。
穷砚墨,几昏朝。
星星鬓发半刁骚。
从人笑我冬烘甚,
犹可尊前举罚。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七字骊珠句为表现形式,描绘了金朝时期的一幅景象。诗人自述年老体衰,甲胄和缨髦已经摔落,体力逐渐衰退。他感慨道,现在的时代变化太快,智者也难以看清其中的意义。雷雨无声,麦田被水冲刷,象征着无声的灾难已经降临,人们还未察觉。诗人提到自己的砚台和墨汁,暗示他的才思渐渐枯竭,昏昏沉沉的早晨。他的头发已经斑白,半是聪明才智,半是狡诈的老狐狸。他自嘲道,别人嘲笑他的冬天烘烤得太过火,尽管如此,他愿意在尊贵的人面前受罚。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七字骊珠句形式表达了诗人自述的情感和对时代变迁的观察。诗中透露出诗人年老体衰的无奈和对时代的忧虑。他以雷雨麦田为隐喻,暗示了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对灾难的麻木。通过砚台、墨汁和头发的描写,诗人展示了自己的智慧和老谋深算的一面。最后,他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坚持和不屈,即使受到他人嘲笑,也愿意在尊贵之人面前接受责罚。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自身衰老的感慨,展示了金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具有一定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鹧鸪天拼音读音参考

zhè gū tiān
鹧鸪天

qī zì lí zhū jù fǎ háo.
七字骊珠句法豪。
lǎo fū dào jiǎ duò yīng máo.
老夫倒甲堕缨髦。
yú xīn bú jiàn míng hé wèi, léi yǔ wú shēng mài yǐ piào.
舆薪不见明何谓,雷雨无声麦已漂。
qióng yàn mò, jǐ hūn cháo.
穷砚墨,几昏朝。
xīng xīng bìn fà bàn diāo sāo.
星星鬓发半刁骚。
cóng rén xiào wǒ dōng hōng shén, yóu kě zūn qián jǔ fá
从人笑我冬烘甚,犹可尊前举罚


相关内容: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相关热词搜索:鹧鸪
热文观察...
  • 蝶恋花
    鹈鷞[1]一声春已晓,蝴蝶双飞,暖日明花草。花底笙歌犹未了,流莺又复催春老。早是残红枝上少,飞......
  • 鹧鸪天
    把酒簪花强自豪。花枝羞上阿翁髦。不教春色因循过,忍为虚名孟浪漂。醒复醉,莫还朝。纷纷四海正......
  • 满江红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诘。到......
  • 满江红
    尘满貂裘,依旧是、新丰羁客。还感慨、中年多病,惟堪眠食。方寸玉阶无地借,诗书勋业休重忆。况......
  • 水调歌头
    双龙隐扶辇,千骑纵翱翔。云旌翠蕤摩荡,遥指白云乡。风驭飘飘高举,云驾攀留无处,烟雾杳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