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乍暑一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克庄
2025-07-19

乍暑一首

宋代  刘克庄  

南州四月气如蒸,却忆吴中始卖冰。
绿浦游船常载妓,画廊浴鼓或随僧。
梦过水榭闻凉笛,身在山房伴晓灯。
怊怅乌丝栏上笔,蓬窗学写字如蝇。

乍暑一首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乍暑一首翻译及注释

《乍暑一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州四月气如蒸,
却忆吴中始卖冰。
绿浦游船常载妓,
画廊浴鼓或随僧。
梦过水榭闻凉笛,
身在山房伴晓灯。
怊怅乌丝栏上笔,
蓬窗学写字如蝇。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南方夏季的感受和回忆。刘克庄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南方的酷暑与北方的清凉进行对比,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赏析:
1. 第一句"南州四月气如蒸",以炎热的南方四月为背景,通过"气如蒸"来形容天气的炎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夏日的酷暑气息。

2. "却忆吴中始卖冰",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吴中是江苏苏州的旧称,而"始卖冰"指的是卖冰的起始时间,暗示了古代人们对冰的珍视和对清凉的渴望。

3. "绿浦游船常载妓,画廊浴鼓或随僧",描绘了繁华的景象。绿浦是苏州的一个地名,游船上载满了妓女,而画廊上则有人在浴鼓或与僧人同行,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生活场景。

4. "梦过水榭闻凉笛,身在山房伴晓灯",这句表达了作者在梦中回到故乡的情景。水榭是指水边的楼阁,凉笛的声音带来了清凉的感觉,而作者则身处山房,陪伴着清晨的灯光。

5. "怊怅乌丝栏上笔,蓬窗学写字如蝇",这句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悲伤。乌丝栏指的是用乌鸦的羽毛制成的栏杆,象征着光阴的流逝。蓬窗是指竹帘窗,学写字如蝇则表示学习写字的心境烦躁,暗示作者对光阴流逝的焦虑和无奈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南方酷暑和北方清凉的对比,以及对故乡的怀念与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展现了作者的心境和情感,同时也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景象。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光阴流转的深切感慨。

乍暑一首拼音读音参考

zhà shǔ yī shǒu
乍暑一首

nán zhōu sì yuè qì rú zhēng, què yì wú zhōng shǐ mài bīng.
南州四月气如蒸,却忆吴中始卖冰。
lǜ pǔ yóu chuán cháng zài jì, huà láng yù gǔ huò suí sēng.
绿浦游船常载妓,画廊浴鼓或随僧。
mèng guò shuǐ xiè wén liáng dí, shēn zài shān fáng bàn xiǎo dēng.
梦过水榭闻凉笛,身在山房伴晓灯。
chāo chàng wū sī lán shàng bǐ, péng chuāng xué xiě zì rú yíng.
怊怅乌丝栏上笔,蓬窗学写字如蝇。


相关内容:

乍晴

赠玉隆刘道士

赠宇文贡士

赠杨相士

赠徐相师


相关热词搜索:一首
热文观察...
  • 周天益由福侨剑水灾毁室辄奉小诗劝缘
    水患被东南,陵谷倏变易。朝犹万家聚,夕为一沙碛。非惟齐民灾,亦是诗人厄。鹳鸣鲁望田,蛙跳周......
  • 真州北山
    忆昔胡儿入控弦,官军迎战北山边。笳箫有主安新葬,蓑笠无人垦废田。兵散荒营吹戌笛,僧从败屋卢......
  • 周天益由福侨剑水灾毁室辄奉小诗劝缘
    厨人需米盐,匠氏索材甓。先当缮井灶,次议补篱壁。自古托天公,讵肯怨河伯。后村空劝缘,诗不一......
  • 竹湖李内翰哀诗二首
    鳌顶纶言古,蝇头谏草忠。予环犹昨日,赐扇忽秋风。貌肃深衣叟,官同秃鬓翁。百年会有别,不料许......
  • 竹湖李内翰哀诗二首
    自古稀全传,于今独重名。羞蒙彼相力,宁伴此群清。加璧犹坚卧,搘筇或散行。过江不大用,汪李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