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战曾采石连青海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宋代诗人释行海
2025-07-24

战曾采石连青海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送隆上人游淮南  
朝代:宋代  
作者:释行海  
字数:7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古诗内容】
欲向淮南作胜游,如何却在雁来秋。
战曾采石连青海,恨不回龙到白沟。
山立金焦双砥柱,地分吴楚一江流。
凭君莫上新亭望,北面风烟只旧愁。

战曾采石连青海翻译及注释

《送隆上人游淮南》是宋代释行海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欲向淮南作胜游,
如何却在雁来秋。
战曾采石连青海,
恨不回龙到白沟。
山立金焦双砥柱,
地分吴楚一江流。
凭君莫上新亭望,
北面风烟只旧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送别隆上人去淮南游玩的情景。诗人自己也渴望到淮南游览,但却因为季节的变迁错过了时机。诗中提到的"雁来秋"暗示着秋天的到来,也象征着远行的季节。诗人曾经参与战争,采石连青海,但他内心却怀着遗憾,希望能回到家乡的白沟,寄托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以山和江来描绘淮南的壮丽景色。"山立金焦双砥柱"形容山势高耸,好像是两根巨大的磨刀石,给人一种雄伟的感觉。"地分吴楚一江流"则表达了淮南地区的地势,江河纵横,吴楚两地的风景和水文融合在一起。整首诗词通过山川的描绘,展现了淮南的壮美景色。

诗的结尾,诗人劝告隆上人不要上新亭远望,因为北面的风烟只会唤起他旧时的愁绪。这里的"新亭"可能指的是一处景点,而北面的风烟则象征着别离和离愁。诗人以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了对隆上人的深深思念和送别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淮南美景的描绘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抒发,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感慨,展示了宋代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战曾采石连青海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lóng shàng rén yóu huái nán
送隆上人游淮南

yù xiàng huái nán zuò shèng yóu, rú hé què zài yàn lái qiū.
欲向淮南作胜游,如何却在雁来秋。
zhàn céng cǎi shí lián qīng hǎi, hèn bù huí lóng dào bái gōu.
战曾采石连青海,恨不回龙到白沟。
shān lì jīn jiāo shuāng dǐ zhù, dì fēn wú chǔ yī jiāng liú.
山立金焦双砥柱,地分吴楚一江流。
píng jūn mò shàng xīn tíng wàng, běi miàn fēng yān zhǐ jiù chóu.
凭君莫上新亭望,北面风烟只旧愁。


相关内容:

欲向淮南作胜游

如何却在雁来秋

一点乡心逐塞鸿

高堂白首无来信

小春天气野花红


相关热词搜索:战曾采石连青海
热文观察...
  • 恨不回龙到白沟
    欲向淮南作胜游,如何却在雁来秋。战曾采石连青海,恨不回龙到白沟。山立金焦双砥柱,地分吴楚一......
  • 山立金焦双砥柱
    欲向淮南作胜游,如何却在雁来秋。战曾采石连青海,恨不回龙到白沟。山立金焦双砥柱,地分吴楚一......
  • 地分吴楚一江流
    欲向淮南作胜游,如何却在雁来秋。战曾采石连青海,恨不回龙到白沟。山立金焦双砥柱,地分吴楚一......
  • 凭君莫上新亭望
    欲向淮南作胜游,如何却在雁来秋。战曾采石连青海,恨不回龙到白沟。山立金焦双砥柱,地分吴楚一......
  • 二友东归我独存
    二友东归我独存,欲言心事恐消魂。片帆明日知何处,一路青山看到门。别后寄书期再见,静中开卷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