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赠岩居僧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齐己
2025-07-25

赠岩居僧

唐代  齐己  

石如麒麟岩作室,秋苔漫坛净于漆。
袈裟盖头心在无,黄猿白猿啼日日。

赠岩居僧作者简介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赠岩居僧翻译及注释

《赠岩居僧》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僧人在山岩中的生活景象,表达了对禅修与自然的融合的赞美。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石如麒麟岩作室,
秋苔漫坛净于漆。
袈裟盖头心在无,
黄猿白猿啼日日。

诗意:
这座岩居犹如麒麟,建在岩石之上,
秋天的苔藓漫满了禅坛,宛如涂抹的漆。
僧人头上戴着袈裟,心中却没有杂念,
黄猿和白猿每日啼鸣。

赏析:
《赠岩居僧》通过对僧人在岩居中的生活环境的描绘,展现了禅修者对自然的亲近与融合的境界。诗中的“石如麒麟岩作室”形象地表达了岩居的壮丽与庄严,将僧人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凸显了禅修者对自然的触摸与融合。诗句“秋苔漫坛净于漆”描绘了禅坛上满布的苔藓,将自然的静谧与僧人的内心净化相呼应,彰显了禅修者对内心的追求与净化。

诗中的“袈裟盖头心在无”表达了僧人修行时心无杂念的状态,僧人戴着袈裟,但内心却没有被外物所干扰,专注于修行的道路上。最后两句“黄猿白猿啼日日”,以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僧人在岩居中与自然相伴的生活。黄猿和白猿的啼鸣声伴随着僧人的修行,增添了一种宁静与悠远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禅修者追求内心净化与与自然融合的境界。齐己通过对禅修者生活环境的描绘,以及自然景象与内心状态的呼应,将禅修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了唐代禅宗诗歌的特色与内涵。

赠岩居僧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yán jū sēng
赠岩居僧

shí rú qí lín yán zuò shì, qiū tái màn tán jìng yú qī.
石如麒麟岩作室,秋苔漫坛净于漆。
jiā shā gài tóu xīn zài wú, huáng yuán bái yuán tí rì rì.
袈裟盖头心在无,黄猿白猿啼日日。


相关内容:

丙寅岁寄潘归仁

庭际新移松竹

和翁员外题马太傅宅贾相公井

蔷薇

夏雨


相关热词搜索:居僧
热文观察...
  • 蠹
    蠹不自蠹,而蠹于木心。蠹极木心,以丰尔腹。偶或成之,胡为勖人。人而不真,繇尔乱神。蠹兮蠹兮......
  • 嘉陵驿
    尽室可招魂,蛮余出蜀门。雹凉随雨气,江热傍山根。蚕月缲丝路,农时碌碡村。干将磨欲尽,无位可......
  • 赠苗端公二首
    繁总近何如,君才必有余。身欢步兵酒,吏写鲁连书。坐默闻鼙吹,庭班见雪初。沉碑若果去,一为访......
  • 老僧
    清瘦形容八十余,匏悬篱落似村居。劝师莫羡人间有,幸是元无免破除。...
  • 雁和韦侍御
    肃肃雍雍义有余,九天莺凤莫相疏。唯应静向山窗过,激发英雄夜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