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赠王道士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于武陵
2025-07-28

赠王道士

唐代  于武陵  

日日市朝路,何时无苦辛。
不随丹灶客,终作白头人。
浮世度千载,桃源方一春。
归来华表上,应笑北邙尘。

赠王道士作者简介

于武陵,会昌时人。其诗题材上以写景送别的为主,同时寄寓浓浓的乡思友情;诗风如羌管芦笛,悠扬沉郁。佳作很多,有《赠卖松人》、《早春山行》、《送酂县董明府之任》、《洛阳道》、《客中》、《寄北客》、等。其中《赠卖松人》一诗写一卖松人想“劚(音zhu逐,砍、掘之意)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但结果事与愿违,“长安重桃李”(长安人只喜欢桃李,对傲雪凌霜的松树一点兴趣也没有),由此诗人感叹他是“徒染六街尘”,空忙了一场。此诗借事讽世,确能起到遣人深思的效果,因此流传颇广。诗一卷(全唐诗中卷第五百九十五)。

赠王道士翻译及注释

《赠王道士》是唐代诗人于武陵的作品,描写了王道士在尘世中的修行和归隐之志。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和赏析:

日日市朝路,何时无苦辛。
每天都走在朝廷的道路上,何时没有辛苦困顿之时。
这一句描绘了现实世界的繁忙和辛苦,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之情。

不随丹灶客,终作白头人。
不随从事朝廷官员的行列,最终成为白发苍苍的人。
这句表达了王道士超脱尘世的决心和修行的选择,拒绝了朝廷的荣华富贵,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浮世度千载,桃源方一春。
纷扰尘世已过千载,桃源世界只有一瞬。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叹,也暗指修行者追求桃源世界的理想和境界。

归来华表上,应笑北邙尘。
归来时再登上华表,应该嘲笑北邙的尘世纷争。
诗人以华表为象征,表示归隐者回到尘世时,应该超脱一切世俗纠葛,对尘世的种种追逐置之不理。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对桃源世界的向往和对修行归隐的追求。诗词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绘现实世界的忙碌与繁琐,突出了修行者追求内心宁静与超脱的意愿。通过隐喻与暗示,诗人传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失望与鄙视的情感,同时表达了对修行和归隐之境的向往和崇尚。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一种超脱尘凡的感觉。

赠王道士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wáng dào shì
赠王道士

rì rì shì cháo lù, hé shí wú kǔ xīn.
日日市朝路,何时无苦辛。
bù suí dān zào kè, zhōng zuò bái tóu rén.
不随丹灶客,终作白头人。
fú shì dù qiān zǎi, táo yuán fāng yī chūn.
浮世度千载,桃源方一春。
guī lái huá biǎo shàng, yīng xiào běi máng chén.
归来华表上,应笑北邙尘。


相关内容: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春日言怀

及第后作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钓车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早春残雪
    霁日雕琼彩,幽庭减夜寒。梅飘馀片积,日堕晚光残。零落偏依桂,霏微不掩兰。阴林披雾縠,小沼破......
  • 公斋四咏·小松
    婆娑只三尺,移来白云径。亭亭向空意,已解凌辽夐。叶健似虬须,枝脆如鹤胫。清音犹未成,绀彩空......
  • 春日乌延道中
    边穷厄未穷,复此逐归鸿。去路多相似,行人半不同。山川藏北狄,草木背东风。虚负男儿志,无因立......
  • 银州北书事
    南辞采石远,北背乞银深。碛路虽多险,江人不废吟。雕依孤堠立,鸥向迥沙沈。因共边人熟,行行起......
  • 村居晏起
    村舍少闻事,日高犹闭关。起来花满地,戴胜鸣桑间。居安即永业,何者为故山。朱门与蓬户,六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