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赠别宣上人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19

赠别宣上人

唐代  白居易  

上人处世界,清净何所似?
似彼白莲花,在水不着水。
性真悟泡幻,行洁离尘滓。
修道来几时?身心俱到此。
嗟予牵世网,不得长依止。
离念与碧云,秋来朝夕起。

赠别宣上人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赠别宣上人翻译及注释

《赠别宣上人》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上人处世界,清净何所似?
似彼白莲花,在水不着水。
性真悟泡幻,行洁离尘滓。
修道来几时?身心俱到此。
嗟予牵世网,不得长依止。
离念与碧云,秋来朝夕起。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白居易与宣上人告别的场景,同时表达了对宣上人修行成果的赞美,并反思了自己在凡世间所受到的束缚。

赏析:
首先,诗人以宣上人为对象,将其与白莲花作比喻,强调宣上人的清净和超脱尘世的境界。白莲花净身出污泥而不染,象征宣上人在繁杂的世俗中能保持纯洁与清净。

接着,诗人提到宣上人在修行中有着真实的性情和觉悟,洞悉了幻象的本质。宣上人的行为也是纯洁的,远离尘世的浊气。诗人感叹修行之道何时开始,自己是否能够像宣上人一样达到身心的彻底净化。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牵绊和无法长久停留的遗憾。他感叹自己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不能长久停留在宣上人所达到的境界。他将离念(离开尘世的念头)与碧云(象征宣上人所追求的高境界)相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修行道路上种种纷扰的思考和挣扎。

整首诗词通过对宣上人的讴歌和对自身的反思,传达了一种对于清净境界的向往和对于世俗束缚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修行道路上种种困难和挣扎的矛盾感叹,以及对于宣上人所代表的纯洁和超脱的敬佩。

赠别宣上人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bié xuān shàng rén
赠别宣上人

shàng rén chǔ shì jiè, qīng jìng hé suǒ shì?
上人处世界,清净何所似?
shì bǐ bái lián huā, zài shuǐ bù zháo shuǐ.
似彼白莲花,在水不着水。
xìng zhēn wù pào huàn, xíng jié lí chén zǐ.
性真悟泡幻,行洁离尘滓。
xiū dào lái jǐ shí? shēn xīn jù dào cǐ.
修道来几时?身心俱到此。
jiē yǔ qiān shì wǎng, bù dé zhǎng yī zhǐ.
嗟予牵世网,不得长依止。
lí niàn yǔ bì yún, qiū lái zhāo xī qǐ.
离念与碧云,秋来朝夕起。


相关内容:

?橹唷⒃颇柑馈?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横江词其三

赠裴迪

南乡子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懒出
    慵游懒出门多掩,纵暂逢迎不下堂。不是向人情渐薄,病宜闲静老宜藏。...
  • 寒食夜
    无月无灯寒食夜,夜深独立暗花前。忽因时节惊年几,四十如今欠一年。...
  • 系寻阳上崔相涣其三
    虚传一片雨。枉作阳台神。纵为梦里相随去。不是襄王倾国人。...
  • 十二时行孝文
    食时辰,居家治务最须懃。无事等闲莫外宿,归来劳费父嫌憎。...
  • 东鲁门泛舟其二
    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