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杂咏七言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克庄
2025-07-27

杂咏七言二首

宋代  刘克庄  

清禁已无莲炬分,名山尚欠草鞋缘。
贺公未是真知己,却唤诗仙作谪仙。

杂咏七言二首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杂咏七言二首翻译及注释

《杂咏七言二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禁已无莲炬分,
名山尚欠草鞋缘。
贺公未是真知己,
却唤诗仙作谪仙。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自身境遇的感慨和思考。诗中通过对禁令的清除、名山的荒凉、贺公的不了解以及将诗仙称作谪仙等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对现实的触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清禁已无莲炬分"意味着禁令被废除,以前的明亮灯火不再存在,暗示着时代的变迁。"名山尚欠草鞋缘"一句表达了名山的荒凉和寂寞,暗示着尘世的冷落。接下来的"贺公未是真知己"表达了作者对贺公的失望,贺公并不是真正了解作者的知己。最后一句"却唤诗仙作谪仙"以一种讽刺的口吻,将诗仙称作被贬谪的仙人,暗示了诗人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

整首诗词通过对禁令、名山、知己和诗仙等形象的运用,折射出作者内心对时代变迁、名利虚华和人际关系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思考。虽然字数不多,但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含蓄的意象,传达出作者深刻的情感和对现实的思考。

杂咏七言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zá yǒng qī yán èr shǒu
杂咏七言二首

qīng jìn yǐ wú lián jù fēn, míng shān shàng qiàn cǎo xié yuán.
清禁已无莲炬分,名山尚欠草鞋缘。
hè gōng wèi shì zhēn zhī jǐ, què huàn shī xiān zuò zhé xiān.
贺公未是真知己,却唤诗仙作谪仙。


相关内容:

野性

徐孺子墓

小劳

溪西

惜舟


相关热词搜索:二首七言
热文观察...
  • 杂咏五言五首
    传呼尤赫赫,变灭忽休休。鸿笔铭勋绩,蝉冠敛髑髅。...
  • 杂咏五言五首
    奴视中人少,庭机左戚难。高爹嗔李白,新莽惎师丹。...
  • 杂咏五言五首
    亲朋存者少,岁月去如驰。不记桃三窍,犹疑黍一炊。...
  • 杂咏五言五首
    敝庐吾亦爱,陋巷人不堪。痴儿蜗带屋,老子茧名庵。...
  • 杂咏五言五首
    乾鹊噪送喜,训狐鸣主灾。龙随黄帝去,麟为素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