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杂兴十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克庄
2025-07-21

杂兴十首

宋代  刘克庄  

策免身常佚,登庸貌转癯。
富公忘杖起,迂叟要人扶。

杂兴十首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杂兴十首翻译及注释

《杂兴十首》是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属于宋代文学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策免身常佚,
登庸貌转癯。
富公忘杖起,
迂叟要人扶。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不同人物的形象和命运,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诗中描绘了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一是被免去官职的人,另一是即将上升到高位的人。通过对这两类人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社会流动性和权力变迁的看法。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呈现出社会现象的反差和对比。首先是被免去官职的人,用“策免身常佚”来形容,意味着这些人在失去官职后生活颓废、无所事事。其次是即将登上高位的人,用“登庸貌转癯”来形容,意味着这些人在追求权力的过程中变得消瘦憔悴。通过这两幅画面的对比,作者表达了对官场的冷嘲热讽。

接着,诗中出现了“富公忘杖起,迂叟要人扶”的描写,进一步突显了社会中权力和地位的不稳定性。富贵之人不自觉地忘记了自己曾经贫穷的时候,而普通老人却需要别人的扶持。这种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既展现了社会中的不公和虚伪,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态度。

总的来说,刘克庄的《杂兴十首》以简练的词句,通过对不同人物形象的描绘,折射出宋代社会中的权力游戏和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虚伪的思考和批判。这首诗词在形式上简练明了,语言质朴,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揭示,传达了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杂兴十首拼音读音参考

zá xìng shí shǒu
杂兴十首

cè miǎn shēn cháng yì, dēng yōng mào zhuǎn qú.
策免身常佚,登庸貌转癯。
fù gōng wàng zhàng qǐ, yū sǒu yào rén fú.
富公忘杖起,迂叟要人扶。


相关内容:

杂兴十首

杂兴十首

杂兴十首

杂兴十首

杂兴十首


相关热词搜索:十首
热文观察...
  • 杂兴十首
    古书蹖驳承讹久,新义支离折衷难。孔墨达观无异道,触蛮角立有争端。壁中科斗经传写,甕里醯鸡味......
  • 再和四首
    噬人侔虺毒,害物比猫柔。清议姑驱逐,宽恩未放流。剑诛张禹佞,扇障褚渊羞。谏笔非私忿,惓惓为......
  • 再和四首
    狐鸣工作崇,鸦噪每为凶。鲁观初尸罪,丘门永削踪。谋身真有窟,凿趾欲无墉。力击延龄去,堂堂似......
  • 再和四首
    旧知偏下石,远避亦伤弓。留落周南众,萧条冀北空。万言徒饰诈,双泪却由衷。王绩何曾醉,刘蕡本......
  • 再和四首
    伏阁何其壮,登舟得许哀。人多称快者,上岂少恩哉。恶草毋留种,夭桃不待媒。九重方远佞,宁放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