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早春松江野望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窦巩
2025-07-18

早春松江野望

唐代  窦巩  

江村风雪霁,晓望忽惊春。
耕地人来早,营巢鹊语频。
带花移树小,插槿作篱新。
何事胜无事,穷通任此身。

早春松江野望作者简介

[唐](约公元七六二年至八二一年间在世)字友封,京兆金城人,窦庠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自唐肃宗宝应元年至穆宗长庆元年间在世,年六十岁。状貌魁伟。少博览,无所不通。性宏放,好谈古今。门多长者车辙。诸兄均先贵达,巩于元和二年(公元八O七年)始举进士。袁滋镇滑州,辟为从事。入朝,拜侍御史,历司勋员外刑部郎中。元稹观察浙东,奏为副使,检校秘书少监,兼御史中丞。稹移镇武昌,巩为副使。平居与人言,吻动而言不发,白居易等目为嗫嚅翁。后终老于鄂渚。巩所著诗,见窦氏联珠集。

早春松江野望翻译及注释

《早春松江野望》是唐代诗人窦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村风雪霁,晓望忽惊春。
耕地人来早,营巢鹊语频。
带花移树小,插槿作篱新。
何事胜无事,穷通任此身。

诗意:
这首诗词以早春时节的松江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朴实自然的田园景象。诗人通过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自然的赞叹和对人生的思考。

赏析:
诗的开篇写道:“江村风雪霁,晓望忽惊春。”描绘了冬天的风雪过后,初春的景象。大自然的变化让人感到惊喜,也表达了春天的到来。

接下来的两句“耕地人来早,营巢鹊语频。”描绘了田野中农民们早早开始耕作的景象,以及在春天中活跃的鹊鸟。这些自然景象反映了农耕社会的生活和节奏,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接着,“带花移树小,插槿作篱新。”这两句描述了人们在田园中进行的小规模改造,如移植花草、建造篱笆等。这些细节展示了人们对自然的塑造和创造力,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

最后一句“何事胜无事,穷通任此身。”是诗的结尾,表达了诗人对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人认为,在宁静和自由中,世间的纷扰和功名利禄都不如无为自得更为珍贵。这种豁达的心态和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田园景色和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呈现了一种豁达淡泊的心态,具有浓郁的田园风情和哲理意味。

早春松江野望拼音读音参考

zǎo chūn sōng jiāng yě wàng
早春松江野望

jiāng cūn fēng xuě jì, xiǎo wàng hū jīng chūn.
江村风雪霁,晓望忽惊春。
gēng dì rén lái zǎo, yíng cháo què yǔ pín.
耕地人来早,营巢鹊语频。
dài huā yí shù xiǎo, chā jǐn zuò lí xīn.
带花移树小,插槿作篱新。
hé shì shèng wú shì, qióng tōng rèn cǐ shēn.
何事胜无事,穷通任此身。


相关内容:

题任处士幽居

汉阴驿与宇文十相遇,旋归西川,因以赠别

早秋江行

赠萧都官

忝职武昌,初至夏口,书事献府主相公


相关热词搜索:松江早春
热文观察...
  • 少妇词
    坐惜年光变,辽阳信未通。燕迷新画屋,春识旧花丛。梦绕天山外,愁翻锦字中。昨来谁是伴,鹦鹉在......
  • 岁晚喜远兄弟至书情
    几年沧海别,相见竟多违。鬓发缘愁白,音书为懒稀。新诗徒有赠,故国未同归。人事那堪问,无言是......
  • 登玉钩亭奉献淮南李相公
    西南城上高高处,望月分明似玉钩。朱槛入云看鸟灭,绿杨如荠绕江流。定知有客嫌陈榻,从此无人上......
  • 哭吕衡州八郎中
    今朝血泪问苍苍,不分先悲旅馆丧。人送剑来归陇上,雁飞书去叫衡阳。还家路远儿童小,埋玉泉深昼......
  • 南阳道中作
    东风雨洗顺阳川,蜀锦花开绿草田。彩雉斗时频驻马,酒旗翻处亦留钱。新晴日照山头雪,薄暮人争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