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遇醉道士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施肩吾
2025-07-24

遇醉道士

唐代  施肩吾  

霞帔寻常带酒眠,路傍疑是酒中仙。
醉来不住人家宿,多向远山松月边。

遇醉道士作者简介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遇醉道士翻译及注释

《遇醉道士》是唐代诗人施肩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霞帔寻常带酒眠,
路傍疑是酒中仙。
醉来不住人家宿,
多向远山松月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施肩吾与一位醉酒的道士相遇的情景。诗人在路边看到道士,他穿着普通的红色道袍,似乎是带着酒醉入眠。诗人由于道士的仙风道骨,产生了疑惑,觉得他可能是来自酒的仙境。然而,醉酒之后的道士不会在别人家中过夜,而是经常在远山松林下度过月夜。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路上遇到醉酒道士的一幕,通过对道士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想象和感受。首句"霞帔寻常带酒眠",用简洁的词语勾勒出道士的形象,他穿着普通的红色道袍,似乎带着酒醉入眠。第二句"路傍疑是酒中仙",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道士身份的猜测,将其与仙境联系起来,给人以神秘感。第三句"醉来不住人家宿",表达了道士不在别人家中过夜的习惯,突出了他与尘世的疏离感。最后一句"多向远山松月边",描绘了道士常常选择在远山松林下度过月夜,强调了他与自然的亲近和追求高远境界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道士形象的想象和感受,传递了对仙境和远山松月的向往。同时,诗中的醉酒道士也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俗的境界和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与唐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由和远离世俗的追求相契合。整首诗意境清新,意境深远,给人以哲理思考和意境遐想的空间。

遇醉道士拼音读音参考

yù zuì dào shì
遇醉道士

xiá pèi xún cháng dài jiǔ mián, lù bàng yí shì jiǔ zhōng xiān.
霞帔寻常带酒眠,路傍疑是酒中仙。
zuì lái bú zhù rén jiā sù, duō xiàng yuǎn shān sōng yuè biān.
醉来不住人家宿,多向远山松月边。


相关内容:

题中峰

赋得花藤药合寄颍阴故人

送殷尧藩侍御游山南

送僧游越

山中喜静和子见访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读李相心中乐
    负海狂鲸纵巨鳞,四朝天子阻时巡。谁将侯玉乖南面,几使戎车殷左轮。久作妖星虚费日,终□天洞亦......
  • 送裴宰君
    见说为官处,烟霞思不穷。夜猿啼户外,瀑水落厨中。名药人难识,仙山路易通。还应施静化,谁复与......
  • 自和书秋
    陇首斜飞避弋鸿,颓云萧索见层空。汉宫夜结双茎露,阊阖凉生六幕风。湘女怨弦愁不禁,鄂君香被梦......
  • 夜宴曲
    兰缸如昼晓不眠,玉堂夜起沈香烟。青娥一行十二仙,欲笑不笑桃花然。碧窗弄娇梳洗晚,户外不知银......
  • 宿青牛谷梁炼师仙居
    随云步入青牛谷,青牛道士留我宿。可怜夜久月中行,惟有坛边一枝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