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作文 >渔网与“因特网”
2025-07-18

渔网与“因特网”

分类:写作素材时事论据

渔网与“因特网”

20世纪,人类有两项不可思议的发明:一项是原子弹,一项是“因特网”。即国际互联网。因特网是冷战的产物,而且是核竞赛的产物。

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核竞赛恐惧到了极点。美国国防部总想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万一遭到核打击,重要的通讯干线被毁,指挥部门怎样组织还击?于是,一个叫做波尔•巴兰的计算机学家从打渔人的渔网上得到启发,他提出一个想法:理想的通讯线路应该像一张渔网,即使把渔网炸几个大窟窿,剩下来的破网上面的任何两点还是连着的,信息仍然可在残存的两点之间传递。根据这一想法,科学家们提出:把要传递的信息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写上目的地撒到这个网上,让他们沿着网线自己奔向目的地。那么路途不通,走丢了怎么办呢?就要把这些信息块不断复制,不断往网上撒,直到有的到达目的地为止,这时候传递信息的已不是一两个信使,而成了一群群信鸽。这就是“因特网”概念的来源。

到1969年美国国防部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斯坦福大学等地的四台高级计算机连成了一个公用的网,叫“阿帕网”。1984年,国家科学基金会加入了联网行动。后来,宇航局、卫生部、能源部也纷纷联入网络。在TCP/IP标准出台以后,全世界所有的计算机都可以用现成的通信线路联成网络,分享数据信息。国际互联网就这样诞生了。


相关内容:

谈谈我的同学

法国高考作文——思辩

Education Today-今日的教育

The Story of Dr. Frankenstein

总有一扇窗为你打开


相关热词搜索:时事论据渔网与ldquo因特网rdquo渔网与因特网
热文观察...
  • The Cause of fire
    The Cause of fire
    As we all know, fire is one of the most terrible kil...
  • 蜈蚣买汽水
    有一群昆虫聚集在草堆里一起聚餐联欢,它们一边兴奋地聊着天,一边开心地吃着可口美味的食物。不......
  • 凛然不屈的高昂的头
    1967年,正是文革“如火如荼”的年代。七月中旬的一天,在上海南京路上一张海报上写着,上海市造......
  • 我家的“捣蛋王”
    瞧他,红扑扑的小圆脸上眨巴着一对黑宝石似的大眼睛,嘴里正呼哧呼哧喘着粗气,一双黑乎乎的小手......
  • 有趣的我
    小时候,我不喜欢妈妈在我醒来之前就下床织衣服、做早饭。最后,我用我天生的聪明克服了这道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