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玉楼春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辛弃疾
2025-07-27

玉楼春

宋代  辛弃疾  

玉楼春  

有无一理谁差别。
乐令区区浑未达。
事言无处未尝无,试把所无凭理说。
伯夷饥采西山蕨。
何异捣齑餐杵铁。
仲尼去卫又之陈,此是乘车入鼠穴。

玉楼春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玉楼春翻译及注释

诗词:《玉楼春》

有无一理谁差别。
乐令区区浑未达。
事言无处未尝无,
试把所无凭理说。
伯夷饥采西山蕨,
何异捣齑餐杵铁。
仲尼去卫又之陈,
此是乘车入鼠穴。

中文译文:
有无一理谁差别。
乐令区区浑未达。
事言无处未尝无,
试把所无凭理说。
伯夷饥采西山蕨,
何异捣齑餐杵铁。
仲尼去卫又之陈,
此是乘车入鼠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辛弃疾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思考和心境。

诗中的第一句“有无一理谁差别”,表达了人们对于理念和观念的争议和分歧,暗示了世间众多的争议和不同意见。

第二句“乐令区区浑未达”,描绘了诗人对于追求理想和追求快乐的渴望,却发现自己的努力和追求还未达到目标。

第三句“事言无处未尝无”,表达了诗人认为在世间万事万物中,言说之事无处不有,凡事皆可言说。

第四句“试把所无凭理说”,表明诗人试图用理性的思考和论述来解释那些看似无法理解的事物。

接下来的两句“伯夷饥采西山蕨,何异捣齑餐杵铁”,通过描绘伯夷之饥和孔子之行的困境,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理想的坚持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一句“仲尼去卫又之陈,此是乘车入鼠穴”,以孔子迁徙的经历来比喻在逆境中坚持追求理想,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理想的决心和勇气。

整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表达,描绘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中的迷茫与困惑,同时表达了对于追求理想和真理的坚持和执着。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思考和感悟。

玉楼春拼音读音参考

yù lóu chūn
玉楼春

yǒu wú yī lǐ shuí chā bié.
有无一理谁差别。
lè lìng qū qū hún wèi dá.
乐令区区浑未达。
shì yán wú chǔ wèi cháng wú, shì bǎ suǒ wú píng lǐ shuō.
事言无处未尝无,试把所无凭理说。
bó yí jī cǎi xī shān jué.
伯夷饥采西山蕨。
hé yì dǎo jī cān chǔ tiě.
何异捣齑餐杵铁。
zhòng ní qù wèi yòu zhī chén, cǐ shì chéng chē rù shǔ xué.
仲尼去卫又之陈,此是乘车入鼠穴。


相关内容:

玉楼春

南乡子

南乡子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点绛唇


相关热词搜索:玉楼
热文观察...
  • 玉楼春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西风瞥起云横渡。忽见东南天......
  • 玉楼春
    狂歌击碎村醪?。欲舞还怜衫袖短。身如溪上钓矶闲,心似道旁官堠懒。山中有酒提壶劝。好语多君堪鮓......
  • 玉楼春
    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语。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
  • 玉楼春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
  • 西江月 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