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月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甫
2025-07-21

唐代  杜甫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

月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月翻译及注释

《月》是唐代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月光下的美景。诗中通过描写四更山吐月,水明楼中的景象,展现了一个幽静的夜晚。诗中充满了浪漫和诗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

四更山吐月,
深夜里,山中的景物透出月色,

残夜水明楼。
深夜时,水面上的楼台闪烁。

尘匣元开镜,
打开尘封的匣子,照映出镜中景物,

风帘自上钩。
风帘也自动地卷起。

兔应疑鹤发,
兔子都会怀疑鹤的头发,

蟾亦恋貂裘。
月亮也会向貂皮衣服倾心。

斟酌姮娥寡,
美丽的姮娥孤独地斟酌酒杯,

天寒耐九秋。
天寒的时候,也能忍受九个秋天。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夜晚的美丽和静谧。诗人运用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传达了诗人对于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对于岁月流转的思考。整首诗以“月”为主题,以月亮和夜晚中的景物为描写对象,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通过描写四更山吐月和水明楼的景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静夜下的宁静和精神愉悦。诗中的兔子、鹤、月亮等形象,通过它们的动作和情感,赋予了诗词更多的情感和意义。整首诗以流畅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杜甫的才华和对于自然美好的追求。

月拼音读音参考

yuè

sì gēng shān tǔ yuè, cán yè shuǐ míng lóu.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chén xiá yuán kāi jìng, fēng lián zì shàng gōu.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tù yīng yí hè fà, chán yì liàn diāo qiú.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zhēn zhuó héng é guǎ, tiān hán nài jiǔ qiū.
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


相关内容:

赠段七娘

与赵莒茶宴

菩萨蛮·宿水口

送人之松江

谒金门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春不雨
    西亭石竹新作芽,游丝已罥樱桃花。鸣鸠乳燕春欲晚,杖藜时复话田家。田家父老向我说,“谷雨久过......
  •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 安州应城玉女汤作
    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阴阳结炎炭,造化开灵泉。地底烁朱火,沙旁歊素烟。沸珠跃明月,皎镜涵......
  • 鹧鸪天·戏题村舍
    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
  • 渡扬子江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岸明。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更闻枫叶下,淅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