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院静来疑近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明代诗人韩邦靖
2025-07-24

院静来疑近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席上闻歌分韵  
朝代:明代  
作者:韩邦靖  
字数:5  
平仄:仄仄平平仄  

【古诗内容】
弦管青春剧,长安好事家。
已闻音振木,知有面如花。
院静来疑近,风回去转赊。
朱楼在缥缈,空复侧乌纱。

院静来疑近翻译及注释

《席上闻歌分韵》是明代诗人韩邦靖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弦管青春剧,长安好事家。
已闻音振木,知有面如花。
院静来疑近,风回去转赊。
朱楼在缥缈,空复侧乌纱。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场宴会上的景象和主人的感受。弦乐声和管乐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青春活泼的画面,宴会上的人们都是长安城中好事之家。主人已经听到了歌声,可以想象出一位容貌美丽如花的女子。庭院静谧,使人感觉她就在附近,但风吹过后又感到她似乎转身离去了。红楼美景在虚幻中若隐若现,只剩下一片黑色的纱帘。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宴会上的音乐、氛围和景物,展示了明代社交生活的一幕。作者运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以及对音乐、风景和感受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宴会的热闹和喧嚣,以及主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感受。

在诗词中,作者用"弦管青春剧"来形容音乐的欢快和活泼,将宴会的氛围描绘得生动有趣。"长安好事家"一句则展示了参与宴会的人们都是乐于享受生活的开心之辈。

诗词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主人对歌声和美景的感受。"已闻音振木,知有面如花"表达了主人已经听到了歌声,并且能够想象出一位容貌美丽的女子。"院静来疑近,风回去转赊"则通过描写静谧的庭院和风的轻拂,表达了主人对那位女子的期待和失落。

最后两句"朱楼在缥缈,空复侧乌纱"通过描写红楼美景在虚幻中若隐若现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迷离的氛围。乌纱的遮掩使得美景只能从遮幕后侧面偶尔瞥见,增加了神秘感。

这首诗词通过音乐、景物和情感的交织,展示了宴会中的热闹和主人的感受,给人以细腻而意境深远的艺术享受。

院静来疑近拼音读音参考

xí shàng wén gē fēn yùn
席上闻歌分韵

xián guǎn qīng chūn jù, cháng ān hǎo shì jiā.
弦管青春剧,长安好事家。
yǐ wén yīn zhèn mù, zhī yǒu miàn rú huā.
已闻音振木,知有面如花。
yuàn jìng lái yí jìn, fēng huí qù zhuǎn shē.
院静来疑近,风回去转赊。
zhū lóu zài piāo miǎo, kōng fù cè wū shā.
朱楼在缥缈,空复侧乌纱。


相关内容:

知有面如花

长安好事家

已闻音振木

早晚与同寻

弦管青春剧


相关热词搜索:院静来疑近
热文观察...
  • 风回去转赊
    弦管青春剧,长安好事家。已闻音振木,知有面如花。院静来疑近,风回去转赊。朱楼在缥缈,空复侧......
  • 朱楼在缥缈
    弦管青春剧,长安好事家。已闻音振木,知有面如花。院静来疑近,风回去转赊。朱楼在缥缈,空复侧......
  • 破贼安平日
    破贼安平日,俱传靡孑遗。近闻屯霸上,复似渡淮时。平野旌旗合,川原鼓角悲。中丞欲全胜,且未发......
  • 空复侧乌纱
    弦管青春剧,长安好事家。已闻音振木,知有面如花。院静来疑近,风回去转赊。朱楼在缥缈,空复侧......
  • 近闻屯霸上
    破贼安平日,俱传靡孑遗。近闻屯霸上,复似渡淮时。平野旌旗合,川原鼓角悲。中丞欲全胜,且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