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游襄阳山寺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籍
2025-07-18

游襄阳山寺

唐代  张籍  

古文观止  叙事  议论  

秋色江边路,烟霞若有期。
寺贫无利施,僧老足慈悲。
薜荔侵禅窟,虾蟆占浴池。
闲游殊未遍,即是下山时。

游襄阳山寺作者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游襄阳山寺翻译及注释

诗词:《游襄阳山寺》
作者:张籍
朝代:唐代

秋色江边路,烟霞若有期。
寺贫无利施,僧老足慈悲。
薜荔侵禅窟,虾蟆占浴池。
闲游殊未遍,即是下山时。

中文译文:
秋天的景色在江边的路上,在烟雾中若有约定。
寺庙贫困,无法施舍利益,但僧老们满足于慈悲之心。
薜荔植物渐渐侵入禅修的洞穴,蛤蟆占据了浴池。
轻松地游玩尚未探索完,而这已经是即将下山的时候。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襄阳山寺游玩的情景。他描述了秋天江边的美景,以及寺庙贫困,但僧老们依然怀有慈爱之心。诗中还描绘了植物和动物对寺庙的占据,同时表达了作者在游玩过程中闲逸的心态。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与美丽。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词语勾勒出秋天江边的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通过描述寺庙的情况,凸显了僧老们的慈悲之心。薜荔侵入禅修的洞穴,虾蟆占据浴池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与人类活动的交织与冲突。而诗的最后一句“闲游殊未遍,即是下山时”,则表达了作者游玩之余意犹未尽的心情,同时也意味着下山结束了这段休闲时光。整首诗简洁,意蕴深远,给人以深思。

游襄阳山寺拼音读音参考

yóu xiāng yáng shān sì
游襄阳山寺

qiū sè jiāng biān lù, yān xiá ruò yǒu qī.
秋色江边路,烟霞若有期。
sì pín wú lì shī, sēng lǎo zú cí bēi.
寺贫无利施,僧老足慈悲。
bì lì qīn chán kū, há ma zhàn yù chí.
薜荔侵禅窟,虾蟆占浴池。
xián yóu shū wèi biàn, jí shì xià shān shí.
闲游殊未遍,即是下山时。


相关内容:

舟行寄李湖州

宿广德寺寄从舅

宿邯郸馆寄马磁州(一作宿邯郸寄磁州友人)

送新罗使

登咸阳北寺楼(一作登感化寺楼)


相关热词搜索:山寺襄阳
热文观察...
  • 登城寄王秘书建
    闻君鹤岭住,西望日依依。远客偏相忆,登城独不归。十年为道侣,几处共柴扉。今日烟霞外,人间得......
  • 送闲师归江南
    遍住江南寺,随缘到上京。多生修律业,外学得诗名。讲殿偏追入,斋家别请行。青枫乡路远,几日尽......
  • 送从弟戴玄往苏州
    杨柳阊门路,悠悠水岸斜。乘舟向山寺,着屐到渔家。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江天诗景好,回日莫......
  • 送朱庆馀及第归越
    东南归路远,几日到乡中。有寺山皆遍,无家水不通。湖声莲叶雨,野气稻花风。州县知名久,争邀与......
  • 酬韩庶子
    西街幽僻处,正与懒相宜。寻寺独行远,借书常送迟。家贫无易事,身病足闲时。寂寞谁相问,只应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