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有感 其三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王冕
2025-07-25

有感 其三

元代  王冕  

慷慨看双剑,凄凉独老翁。
不嫌天地窄,殊觉路途穷。
茅屋荒山雨,麻衣旷野风。
人情只如此,何必问英雄?

有感 其三作者简介

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有感 其三翻译及注释

《有感 其三》

慷慨看双剑,
凄凉独老翁。
不嫌天地窄,
殊觉路途穷。
茅屋荒山雨,
麻衣旷野风。
人情只如此,
何必问英雄?

中文译文:
怀着慷慨之情看着那双剑,
凄凉的独自老朽之人。
不嫌天地狭小,
却深感道路艰辛。
茅屋在荒山中受雨淋,
穿麻衣在旷野中受风吹。
人情世态就是这样,
何必再去询问英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元代作家王冕所作,通过描绘一个凄凉老翁的形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诗的开头,作者用“慷慨”一词,表达出自己内心的豪情壮志。看到双剑,可以理解为对英雄事迹的敬仰和对世界的期望。

接着,诗中描述了一个凄凉的老翁。他独自一人,年老体衰,境况艰难。作者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世间的苦难。

接下来的两句“不嫌天地窄,殊觉路途穷”,表达了老翁对自己的境遇并不抱怨,虽然天地狭小,道路艰辛,但他并不怨天尤人,而是坦然接受。

诗的下半部分,通过描写老翁居住的茅屋和荒山中的雨水,以及他身穿麻衣在旷野中受风吹的景象,进一步突出了老翁的贫困和凄凉。

最后两句“人情只如此,何必问英雄?”,表达了作者对人情冷暖的理解。他认为人世间的现实就是如此,没有必要再去追问英雄的事迹和伟大,因为人间的疾苦和现实已经是如此之多,英雄事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整首诗通过对老翁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态的感慨。诗中融入了对人情冷暖和现实困境的思考,表达了一种深沉的人生观和对世界的思索。

有感 其三拼音读音参考

yǒu gǎn qí sān
有感 其三

kāng kǎi kàn shuāng jiàn, qī liáng dú lǎo wēng.
慷慨看双剑,凄凉独老翁。
bù xián tiān dì zhǎi, shū jué lù tú qióng.
不嫌天地窄,殊觉路途穷。
máo wū huāng shān yǔ, má yī kuàng yě fēng.
茅屋荒山雨,麻衣旷野风。
rén qíng zhī rú cǐ, hé bì wèn yīng xióng?
人情只如此,何必问英雄?


相关内容:

一夕风雨花药都尽唯有豨莶一丛濯濯得意戏题

杨朴墓

药名诗奉送杨十三子问省亲清江

戏答王居士送文石

戏答王定国题门两绝句


相关热词搜索:其三有感
热文观察...
  • 即事 其一
    滦水城头六月霜,东华门外草皆黄。旌旗影动千官惨,斧钺光沈万马忙。青象不将传国玺,紫驼只引旧......
  • 即事 其一
    云暗山如醉,风来树若颠。怀人多有梦,忧国少安眠。江海浮鸥鸟,山林叫杜鹃。老生头已白,见景忽......
  • 漫兴 其二
    中天积翠郁层阴,雪瀑遥飞落远岑。白月夜分双鹤舞,清风时听万松吟。放怀尽可从诗酒,行乐何须论......
  • 漫兴 其二
    关下险固凭三辅,陇右勾连接四川。簇簇楼台悬日月,盈盈花草烂云烟。飚回海上沙飞雪,雨足江南水......
  • 漫兴 其二
    屯聚皆羌属,苍茫路转西。草深车迹浅,霜重角声低。军马行无数,山林望欲迷。老兵通汉语,指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