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永夜蛩声偏近枕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明代诗人郭奎
2025-07-21

永夜蛩声偏近枕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秋夜偶赋  
朝代:明代  
作者:郭奎  
字数:7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古诗内容】
汉高曾唱《大风歌》,壮士无衣奈岁何。
永夜蛩声偏近枕,深秋木叶未辞柯。
鹡瑽毛羽嗟零落,骐骥精神困蒨轲。
尚慕信陵公子客,几时报德在山河。

永夜蛩声偏近枕翻译及注释

《秋夜偶赋》是明代诗人郭奎的作品。这首诗以寥寥数语,描绘了秋夜的静谧和孤寂,表达了诗人对壮志未酬的无奈和对传世英雄的敬慕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夜偶赋

汉高曾唱《大风歌》,壮士无衣奈岁何。
永夜蛩声偏近枕,深秋木叶未辞柯。
鹡瑽毛羽嗟零落,骐骥精神困蒨轲。
尚慕信陵公子客,几时报德在山河。

译文:
秋夜偶然赋诗,
汉高曾经吟唱《大风歌》,
壮士们徒然无衣可穿,年岁如此何堪。

漫长的秋夜里,蛩蛩蛩的声音近在枕边,深秋的树叶仍未脱离枝柯。

鹡鸰的毛羽唏嘘零落,骐骥的精神困顿蒨轲。
仍然敬佩着信陵公子这位客人,但他何时才能报答这片山河呢?

诗意和赏析:
《秋夜偶赋》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秋夜的幽静景象。诗中提到了汉高吟唱的《大风歌》,以及壮士们衣衫褴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壮志未酬、时光流转的无奈之情。

在安静的秋夜中,蛩蛩蛩的声音伴随着诗人入眠,而深秋的树叶依然守护在树枝上,没有离去。这种景象烘托出秋夜的宁静和孤寂,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

诗中提到的鹡鸰和骐骥,分别象征着飞禽和走兽中的优秀品种,它们的毛羽凋零和精神困顿,可视为诗人对英雄壮志未酬、精神困顿的感慨。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信陵公子这位英雄客人的敬佩和慕德之情。诗人虽然将敬佩之情寄托于信陵公子,但也抒发了自己对山河大地的期望,希望早日看到英雄报答山河的那一天。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明代士人对英雄事迹的敬仰和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同时也映照出秋夜的寂静和孤独。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构建,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读者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秋夜的静谧和诗人内心的独白。

永夜蛩声偏近枕拼音读音参考

qiū yè ǒu fù
秋夜偶赋

hàn gāo céng chàng dà fēng gē, zhuàng shì wú yī nài suì hé.
汉高曾唱《大风歌》,壮士无衣奈岁何。
yǒng yè qióng shēng piān jìn zhěn, shēn qiū mù yè wèi cí kē.
永夜蛩声偏近枕,深秋木叶未辞柯。
jí cōng máo yǔ jiē líng luò, qí jì jīng shén kùn qiàn kē.
鹡瑽毛羽嗟零落,骐骥精神困蒨轲。
shàng mù xìn líng gōng zǐ kè, jǐ shí bào dé zài shān hé.
尚慕信陵公子客,几时报德在山河。


相关内容:

明月照别鹤

遗音戛南金

醉将山口月

泉响迥出林

弹作弦上音


相关热词搜索:永夜蛩声偏近枕
热文观察...
  • 深秋木叶未辞柯
    汉高曾唱《大风歌》,壮士无衣奈岁何。永夜蛩声偏近枕,深秋木叶未辞柯。鹡瑽毛羽嗟零落,骐骥精......
  • 鹡瑽毛羽嗟零落
    汉高曾唱《大风歌》,壮士无衣奈岁何。永夜蛩声偏近枕,深秋木叶未辞柯。鹡瑽毛羽嗟零落,骐骥精......
  • 骐骥精神困蒨轲
    汉高曾唱《大风歌》,壮士无衣奈岁何。永夜蛩声偏近枕,深秋木叶未辞柯。鹡瑽毛羽嗟零落,骐骥精......
  • 尚慕信陵公子客
    汉高曾唱《大风歌》,壮士无衣奈岁何。永夜蛩声偏近枕,深秋木叶未辞柯。鹡瑽毛羽嗟零落,骐骥精......
  • 南朝冠盖富才华
    南朝冠盖富才华,谢朓新诗五色霞。江水东来归渤海,河源西上接流沙。如今骏马谁收骨,自古牵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