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咏霜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18

咏霜二首

宋代  苏辙  

清霜欺客病,乖夜逼窗扉。
坐睡依炉暖,细声闻叶飞。
蕉絺空满箧,砧杵旋催衣。
起看庭前草,松筠未觉非。

咏霜二首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咏霜二首翻译及注释

《咏霜二首》是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霜欺客病,乖夜逼窗扉。
坐睡依炉暖,细声闻叶飞。
蕉絺空满箧,砧杵旋催衣。
起看庭前草,松筠未觉非。

译文:
清晨的霜欺负着生病的客人,寒冷的夜晚逼近窗扉。
坐卧依靠炉火取暖,细细听着树叶飘落的声音。
蕉叶制成的衣料空空地堆满了箱篓,敲打着砧杵匆忙催促着穿衣。
起身看着庭院前的青草,松树与竹子依然枝繁叶茂,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秋朝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逼近的冬天的感受和对温暖的渴望。诗词以清晨的霜来象征严寒,霜欺负生病的客人,寓意着冬天的严酷不仁。冷夜逼近窗扉,增加了冷意的强烈感受。

诗中的“坐睡依炉暖,细声闻叶飞”表现了诗人坐在炉火旁边取暖的情景,并细细聆听风吹树叶的声音,展现了对温暖和宁静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蕉絺空满箧,砧杵旋催衣”描绘了诗人准备穿衣的场景。蕉叶制成的衣料被放在箧子里,但此时箧子却是空的,显示了诗人因病而衰弱的状态。砧杵敲打声催促着穿衣,也暗示着冬天的临近。

最后两句“起看庭前草,松筠未觉非”,诗人起身看着庭院前的青草,表示他对自然景物的关注。松树和竹子依然枝繁叶茂,没有感到异常,显示了自然界的常态和与人类生活的相对独立。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冬天的寒冷以及对温暖和舒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层思考。

咏霜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yǒng shuāng èr shǒu
咏霜二首

qīng shuāng qī kè bìng, guāi yè bī chuāng fēi.
清霜欺客病,乖夜逼窗扉。
zuò shuì yī lú nuǎn, xì shēng wén yè fēi.
坐睡依炉暖,细声闻叶飞。
jiāo chī kōng mǎn qiè, zhēn chǔ xuán cuī yī.
蕉絺空满箧,砧杵旋催衣。
qǐ kàn tíng qián cǎo, sōng yún wèi jué fēi.
起看庭前草,松筠未觉非。


相关内容:

移陈州牡丹偶得千叶二本喜作

益昌除夕感怀

扬州五吟其一九曲池

扬州五吟其四摘星亭

扬州五吟其五僧伽塔


相关热词搜索:二首
热文观察...
  • 游庐山山阳七咏其六三峡石桥
    三峡波涛饱泝沿,过桥雷电记当年。江声仿佛瞿唐口,石角参差灩澦前。应有夜猿啼古木,已将秋叶作......
  • 游庐山山阳七咏其一开先瀑布
    山上流泉自作溪,行逢石缺泻虹霓。定知云外波澜阔,飞到峰前本末齐。入海明河惊照曜,倚天长剑失......
  • 浴罢
    逐客例幽忧,多年不洗沐。予发栉无垢,身垢要须浴。颠隮本天运,愤恨当谁复。茅檐容病躯,稻饭饱......
  • 赠景福顺长老二首
    念昔先君子,南游四十年。相看顺老在,想见讷师贤。岁历风轮转,禅心海月圆。常情计延促,无语对......
  • 赠景福顺长老二首
    屈指江西老,多言剑外人。身心已无著,乡党漫相亲。窜逐知何取,周旋意甚真。仍将大雷雨,一洗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