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依韵答王源叔忆百花洲见寄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范仲淹
2025-07-27

依韵答王源叔忆百花洲见寄

宋代  范仲淹  

芳洲名冠古南都,最惜尘埃一点无。
楼阁春深来海燕,池塘人静下仙凫。
花情柳意凭谁问,月彩波光岂易图。
汉上山公发新咏,许昌何必诧申湖。

依韵答王源叔忆百花洲见寄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依韵答王源叔忆百花洲见寄翻译及注释

《依韵答王源叔忆百花洲见寄》是宋代范仲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芳洲名冠古南都,
最惜尘埃一点无。
楼阁春深来海燕,
池塘人静下仙凫。
花情柳意凭谁问,
月彩波光岂易图。
汉上山公发新咏,
许昌何必诧申湖。

诗意:
这首诗词是范仲淹回答王源叔忆起百花洲的来信而作。诗中描绘了百花洲的美景和景物,表达了对百花洲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描写楼阁、春天、海燕、池塘、人静、仙凫、花情、柳意、月彩、波光等元素,展现了百花洲的独特魅力和美丽景色。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百花洲的景色和氛围。范仲淹通过运用意象和修辞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相结合,使诗词更具意境和感染力。

首句“芳洲名冠古南都,最惜尘埃一点无”表达了对百花洲的美誉和怀念之情。芳洲是百花洲的别称,被誉为古代南京城的瑰宝。诗人感叹尘埃无处不在,却无法留住百花洲的美丽。

接下来的两句“楼阁春深来海燕,池塘人静下仙凫”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楼阁是百花洲上的建筑物,春天来临时,海燕飞来,池塘宁静,仙凫停歇,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宁静。

下一句“花情柳意凭谁问,月彩波光岂易图”表达了对百花洲的情感和美景的难以言表。诗人感叹花的情意和柳的意境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月光和波光的美丽也难以描绘。

最后两句“汉上山公发新咏,许昌何必诧申湖”表达了对百花洲的赞美和对其他地方的比较。诗人称赞汉上山公(指王源叔)发表了新的诗篇,而许昌的申湖(指许昌的湖泊)并不值得惊叹,暗示百花洲的美景是独一无二的。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百花洲的美景和情感,展现了范仲淹对百花洲的怀念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其他地方的比较和评价。

依韵答王源叔忆百花洲见寄拼音读音参考

yī yùn dá wáng yuán shū yì bǎi huā zhōu jiàn jì
依韵答王源叔忆百花洲见寄

fāng zhōu míng guān gǔ nán dōu, zuì xī chén āi yì diǎn wú.
芳洲名冠古南都,最惜尘埃一点无。
lóu gé chūn shēn lái hǎi yàn, chí táng rén jìng xià xiān fú.
楼阁春深来海燕,池塘人静下仙凫。
huā qíng liǔ yì píng shuí wèn, yuè cǎi bō guāng qǐ yì tú.
花情柳意凭谁问,月彩波光岂易图。
hàn shàng shān gōng fā xīn yǒng, xǔ chāng hé bì chà shēn hú.
汉上山公发新咏,许昌何必诧申湖。


相关内容:

依韵酬吴春卿二首其二·松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二首

依韵酬光化李简夫屯田

依韵酬府判庞醇之见寄

依韵酬太傅张相公见赠


相关热词搜索:百花洲依韵王源叔
热文观察...
  •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二首
    西湖载客恣游從,湖上参差半佛宫。回顾隙驹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层台累榭皆清旷,万户千门尽......
  • 依韵和同年朱兵部王宾客交赠之什
    鹤禁兰宫达了身,高居南阙重为邻。西园冠盖时时会,北海樽垒日日亲。共弃荣华抛世态,同归清静复......
  • 赠棋者
    何处逢神仙,传此棋上旨。静持生杀权,密照安危理。接胜如云舒,御敌如山止。突围秦师震,诸侯皆......
  • 月夜江行
    扣船不得寐,浩露清衣襟。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三奏月初上,寂寞寒......
  • 古离别
    人生天地间,瞥若七辔驰。夭寿既常数,奈何生别离。迹当中人域,正性日已衰。是非千万境,杳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