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隐居凤山清明寺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楼淳
2025-07-18

隐居凤山清明寺二首

宋代  楼淳  

风鸟久不至,哲人欢已矣。
空留千载名,寂寞残阳里。

隐居凤山清明寺二首翻译及注释

《隐居凤山清明寺二首》是宋代楼淳创作的一首诗词。它描绘了隐居清明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名利虚幻的感慨和寂寞之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风鸟久不至,哲人欢已矣。
空留千载名,寂寞残阳里。

诗意:
这首诗词以“隐居凤山清明寺”为背景,描写了清明寺的幽静和寂寞。诗人观察到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飞来附近的风鸟,寓意着孤寂,而他所称呼的“哲人”已经快乐地不会再来。清明寺已有千载之久的历史,但现在这个古老的庙宇只剩下孤寂和凄凉,只有寂寞的夕阳照耀着。

赏析:
诗词的开篇就传达了一种寂寞和萧瑟的气氛。风鸟长时间未至,意味着诗人周围的寂静和空虚。他提到的“哲人”并不只指名利之士,更多的是指深悟人生哲理的智者,这位哲人已经离开了这个地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而诗人感到自己处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忧愁和寂寞感从他的笔触中表露无遗。

“空留千载名”的形容表明了清明寺在历史中有其辉煌的时刻,诗人却感叹现在它已经变得荒芜寂寞,没有了过往的辉煌。最后一句“寂寞残阳里”则将诗人的心境和自然景观相结合,夕阳的余辉映照出了诗人的寂寞情绪。

整首诗词以简短的文字展现了楼淳在隐居清明寺时的寂寥心境,突出了岁月更迭中的人事无常和一切皆空的哲理思考。

隐居凤山清明寺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yǐn jū fèng shān qīng míng sì èr shǒu
隐居凤山清明寺二首

fēng niǎo jiǔ bù zhì, zhé rén huān yǐ yǐ.
风鸟久不至,哲人欢已矣。
kōng liú qiān zǎi míng, jì mò cán yáng lǐ.
空留千载名,寂寞残阳里。


相关内容:

隐居凤山清明寺二首

潺潺阁


相关热词搜索:凤山二首隐居清明
热文观察...
  • 清明寺
    风尘满天下,此地独清明。神州何处是,有泪落新亭。...
  • 琼花行
    琼花未信无双无,特与翔鹤游江都。炷香展敬下古殿,相羊盘礴亭南隅。我欲歌之词,我欲声之诗。龙......
  • 句
    夜深更拥寒衾坐,明月梅花共一窗。...
  • 耕图二十一首·登场
    禾黍已登场,稍觉农事优。黄云满高架,白水空西畴。用此可卒岁,愿言免防秋。太平本无象,村舍炊......
  • 织图二十四首·大起
    盈箱大起时,食桑声似雨。春风老不知,蚕妇忙如许。呼儿刈青麦,朝饭已过午。妖歌得绫罗,不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