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迎新将至漕城暮归遇雨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师道
2025-07-24

迎新将至漕城暮归遇雨

宋代  陈师道  

早投林野违风雨,晚旁尘泥饱送迎。
郤愧两街屠贩子,卧听车马过桥声。

迎新将至漕城暮归遇雨作者简介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迎新将至漕城暮归遇雨翻译及注释

《迎新将至漕城暮归遇雨》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漕城暮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期待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迎新将至,我在漕城行走归家,遇到了风雨。
清晨我离开了郊外的林野,违背了风雨的阻拦;
黄昏时,我沾满了尘泥,饱经送别。
深感惭愧,我看到两条街上的屠夫和商贩,
躺下静听着车马过桥的声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城市漕运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行旅途中的风雨和归途中的尘泥,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期待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清晨离开郊外的林野时,遭遇了风雨,折射了诗人在行旅途中的辛苦和艰难。接着,诗人写到黄昏时分,自己沾满了尘泥,形容了漫长旅途中的劳累和辛苦,以及离别时的送别仪式。

接下来的两句“郤愧两街屠贩子,卧听车马过桥声”,通过对两条街上屠夫和商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愧疚和对平凡生活的感悟。诗人以一种平静的姿态躺在那里,静静地聆听着车马过桥的声音,这种场景与前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流年逝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漕城暮归的情景,通过对旅途中的风雨和尘泥的描写,以及对平凡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期待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该诗以细腻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迎新将至漕城暮归遇雨拼音读音参考

yíng xīn jiāng zhì cáo chéng mù guī yù yǔ
迎新将至漕城暮归遇雨

zǎo tóu lín yě wéi fēng yǔ, wǎn páng chén ní bǎo sòng yíng.
早投林野违风雨,晚旁尘泥饱送迎。
xì kuì liǎng jiē tú fàn zǐ, wò tīng chē mǎ guò qiáo shēng.
郤愧两街屠贩子,卧听车马过桥声。


相关内容:

隐者郊居

谢赵使君

雪後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

谢寇十一惠端砚


相关热词搜索:迎新
热文观察...
  • 赠关彦长
    少年初识字,已诵子虚赋。尝疑天上人,已离人间去。蹉跎二十年,久自叹迟暮。倦游梁宋间,郤踏江......
  • 再赠寇司户
    仕屈诸儒底,名成一战中。酒为千日计,诗费几生功。戏马章台下,呼鹰上蔡东。少年豪侠窟,杵臼得......
  • 赠秦觏兼简苏迨二首
    文章从古不同时,诗语惊人笔益奇。过与阿平应绝倒,世间能有几人知。...
  • 赠秦觏兼简苏迨二首
    两秦并立难为下,万里长驱在此初。别後未忘三日语,人来肯作数行书。...
  • 赠黄氏子小德
    黄童三尺世无双,笔头滚滚悬秋江。不忧老子难为父,平生崛强今心降。我来喜共阿戎语,应敌纵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