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忆晦叔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18

忆晦叔

唐代  白居易  

游山弄水携诗卷,看月寻花把酒杯。
六事尽思君作伴,几时归到洛阳来。

忆晦叔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忆晦叔翻译及注释

《忆晦叔》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怀念晦叔,与他一起游山玩水,携带诗卷,赏月寻花,共饮美酒。六种事物都让我想起了你,何时才能回到洛阳呢?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白居易对晦叔的怀念之情。晦叔可能是白居易的朋友或同事,他们一起享受自然风景,一起写诗,一起品味美酒。白居易通过描绘与晦叔的共同经历,表达了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表达了对分别的思念和对重聚的期盼。

赏析:
1. 游山弄水、看月寻花:诗中的山水、月亮和花朵都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代表了自然的美和人生的短暂。白居易通过与晦叔一起欣赏这些美景,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享受。

2. 携诗卷、把酒杯:诗中的诗卷和酒杯象征着诗歌和酒宴,是文人雅士生活中常见的元素。白居易与晦叔一同携带诗卷,一同把酒,展现了他们共同的兴趣和情趣。

3. 六事尽思君作伴:诗中提到的六种事物可能是指在游山、赏月、寻花、携带诗卷、把酒的过程中,白居易不断想起晦叔的身影。这表明晦叔对他的影响深远,他对晦叔的思念如影随形。

4. 几时归到洛阳来:最后一句表达了白居易对晦叔的期盼和思念之情。洛阳是白居易的故乡,他希望晦叔能早日回到洛阳,与他再度相聚。

《忆晦叔》这首诗词通过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分别和重聚的期盼,表达了白居易内心深处的情感。这首诗词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流露和思想感悟。

忆晦叔拼音读音参考

yì huì shū
忆晦叔

yóu shān nòng shuǐ xié shī juàn, kàn yuè xún huā bǎ jiǔ bēi.
游山弄水携诗卷,看月寻花把酒杯。
liù shì jǐn sī jūn zuò bàn, jǐ shí guī dào luò yáng lái.
六事尽思君作伴,几时归到洛阳来。


相关内容:

叹鹤病

南院

忆梦得(梦得能唱竹枝,听者愁绝)

题崔常侍济上别墅(时常侍以长告罢归,今故先报泉石)

故衫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崔十八新池
    爱君新小池,池色无人知。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忽看不似水,一泊稀琉璃。...
  • 天宫阁早春
    天宫高阁上何频,每上令人耳目新。前日晚登缘看雪,今朝晴望为迎春。林莺何处吟筝柱,墙柳谁家晒......
  • 赠僧五首·宗实上人(实即樊司空之子舍官位妻子出家)
    荣华恩爱弃成唾,戒定真如和作香。今古虽殊同一法,瞿昙抛却转轮王。...
  • 晚起
    卧听冬冬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华簪脱后头虽白,堆案抛来眼校明。闲上篮舆乘兴出,醉回花舫信......
  • 赋得边城角
    边角两三枝,霜天陇上儿。望乡相并立,向月一时吹。战马头皆举,征人手尽垂。呜呜三奏罢,城上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