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已亥杂诗 123诗意和翻译_清代诗人龚自珍
2025-07-19

已亥杂诗 123

清代  龚自珍  

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
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

已亥杂诗 123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已亥杂诗 123翻译及注释

《已亥杂诗 123》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论盐铁不筹河,
独倚东南涕泪多。
国赋三升民一斗,
屠牛那不胜栽禾。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困境和民生疾苦的忧虑之情。诗中提到了盐铁不筹河的问题,指的是国家财政困难,无法筹措足够的盐和铁,这使得国家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作者独自倚在东南方向,流下了许多泪水,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伤和无奈。

诗中还提到了国家赋税的不公平。国赋是指国家对民众的赋税,而三升民一斗则是指国家赋税的不合理之处。这种不公平的赋税制度使得民众负担沉重,而国家却得到了丰厚的收入。屠牛不如栽禾的比喻则是在暗示国家对农业的忽视,导致农民生活困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困境和民生疾苦的担忧和愤懑之情。通过对盐铁问题、赋税不公和农业困境的描绘,诗人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困境。诗中的东南方向和泪水的形象,更加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忧伤和无奈。

这首诗词在清代社会背景下,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社会的弊端和民生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它不仅具有时代特色,也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引起了人们对社会公平和民生问题的思考。

已亥杂诗 123拼音读音参考

yǐ hài zá shī 123
已亥杂诗 123

bù lùn yán tiě bù chóu hé, dú yǐ dōng nán tì lèi duō.
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
guó fù sān shēng mín yī dòu, tú niú nà bù shèng zāi hé.
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


相关内容:

已亥杂诗 116

已亥杂诗 44

已亥杂诗 17

已亥杂诗 43

已亥杂诗 283


相关热词搜索:123
热文观察...
  • 已亥杂诗 131
    陶潜磊落性情温,冥报因他一饭恩。颇觉少陵诗吻薄,但言朝叩富儿门。...
  • 已亥杂诗 179
    吴郎与我不相识,我识吴郎拂画看。此外若容添一语,含元殿里觅长安。...
  • 已亥杂诗 240
    濯罢鮫绡镜槛凉,无端重试午时妆。新诗急记销魂事,分与胭脂一掬汤。...
  • 已亥杂诗 264
    喜汝文无一笔平,坠侬五里雾中行。悲欢离合本如此,错怨蛾眉解用兵。...
  • 已亥杂诗 279
    此身已坐在山泉,涓滴无由补大川。急报东方两星使,灵山吐溜为粮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