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谒甫里祠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高启
2025-07-21

谒甫里祠

明代  高启  

衣冠寂寞半尘丝,想见江湖独卧时。
遁迹虚烦明主诏,感怀犹赋散人诗。
钓鱼船去云迷浦,斗鸭阑空草满池。
芳藻一杯谁为奠,鼓声只到水神祠。

谒甫里祠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谒甫里祠翻译及注释

《谒甫里祠》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衣冠寂寞半尘丝,
想见江湖独卧时。
遁迹虚烦明主诏,
感怀犹赋散人诗。
钓鱼船去云迷浦,
斗鸭阑空草满池。
芳藻一杯谁为奠,
鼓声只到水神祠。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高启对自己遁世之后的生活的思考和感慨。他感到自己的衣冠已经寂寞,半世尘埃的痕迹已经模糊不清。他渴望能够再次见到江湖,独自躺卧在那里。然而,他的隐居生活被明主的诏令所打扰,使他感到烦躁。尽管如此,他仍然怀着对散居者的感慨,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衣冠寂寞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遗世独立的状态。他渴望能够再次回到江湖,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他的遁世之路被明主的诏令所打断,使他感到烦躁。尽管如此,他仍然怀着对散居者的感慨,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的钓鱼船、斗鸭阑等景物,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芳藻一杯谁为奠,鼓声只到水神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辛勤付出和无人知晓的感叹。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谒甫里祠拼音读音参考

yè fǔ lǐ cí
谒甫里祠

yì guān jì mò bàn chén sī, xiǎng jiàn jiāng hú dú wò shí.
衣冠寂寞半尘丝,想见江湖独卧时。
dùn jī xū fán míng zhǔ zhào, gǎn huái yóu fù sǎn rén shī.
遁迹虚烦明主诏,感怀犹赋散人诗。
diào yú chuán qù yún mí pǔ, dòu yā lán kōng cǎo mǎn chí.
钓鱼船去云迷浦,斗鸭阑空草满池。
fāng zǎo yī bēi shuí wèi diàn, gǔ shēng zhǐ dào shuǐ shén cí.
芳藻一杯谁为奠,鼓声只到水神祠。


相关内容:

送胡簿之阳朔

次韵杨署令雨中卧疾

游南峰寺有支遁放鹤亭

送赵史君致仕归别业

送内兄周谊还江上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送恩禅师弟子勤归开元寺
    山衲经寒补杂缯,白云高寺遍寻登。法身已见浮来佛,宗旨曾传化去僧。归过江城谁施饭,定依旧院自......
  • 寄题内弟周思敬野人居
    野人何处是幽栖,闻在天随旧宅西。半屋图书春落蠹,一村花柳昼鸣鸡。分泉自给烹茶水,待雨惟耕种......
  • 送徐山人还蜀山兼寄张静居
    我因解绂远辞京,君为修琴暂入城。偶尔相逢春酒熟,飘然忽去暮烟生。山头学啸犹闻响,世上留诗不......
  • 归吴至枫桥
    遥看城郭尚疑非,不见青山旧塔微。官秩加身应谬得,乡音到耳是真归。夕阳寺掩啼乌在,秋水桥空乳......
  • 舟次丹阳驿
    沽酒来寻水驿门,邻船灯火语黄昏。今朝始觉离乡远,身在丹阳郭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