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野次喜雪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隆基
2025-07-18

野次喜雪

唐代  李隆基  

拂曙辟行宫,寒皋野望通。
繁云低远岫,飞雪舞长空。
赋象恒依物,萦回屡逐风。
为知勤恤意,先此示年丰。

野次喜雪作者简介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野次喜雪翻译及注释

《野次喜雪》是唐代皇帝李隆基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拂曙辟行宫,
晨光照亮行宫,
寒皋野望通。
远山草木皆可见。
繁云低远岫,
浓密的云层低垂在高山之上,
飞雪舞长空。
飞舞的雪花在广阔的天空中翩翩起舞。
赋象恒依物,
写景永远依托于自然界,
萦回屡逐风。
笔调往复,像在随风起舞。
为知勤恤意,
表达了笃志励志、勉励自己的心情,
先此示年丰。
先此意味着开了个头,希望迎来丰收。

诗意:
这首诗以对美丽雪景的赞美来扬示自己对国家的关注和关怀。诗中的行宫、寒皋野、岫、云、风、雪等景物被描写得生动、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感慨。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积极向上的心情的追求,表达了希望国家兴旺发达、社稷安定的愿望。

赏析:
整首诗以描绘冬天的雪景为主题,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寄托自己的希望。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如拂曙与行宫、寒皋野望与通、繁云与岫、飞雪与长空等,使诗意更加丰富。通过这些手法,诗人将自然景物与自身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对事业兴旺和美好未来的向往。诗意深沉、含蓄,寄托了作者以皇帝的身份对国家富强和人民福祉的殷切关怀之情,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深远的思考。

野次喜雪拼音读音参考

yě cì xǐ xuě
野次喜雪

fú shǔ pì xíng gōng, hán gāo yě wàng tōng.
拂曙辟行宫,寒皋野望通。
fán yún dī yuǎn xiù, fēi xuě wǔ cháng kōng.
繁云低远岫,飞雪舞长空。
fù xiàng héng yī wù, yíng huí lǚ zhú fēng.
赋象恒依物,萦回屡逐风。
wèi zhī qín xù yì, xiān cǐ shì nián fēng.
为知勤恤意,先此示年丰。


相关内容:

赠刘舍人古意

木兰花慢

满庭芳(寿通判七月二十二日)

曲游春

虞美人(临安客店)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雪中望岱岳
    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影落齐燕白,光连天地寒。秦碑凌绝壁,杖策好......
  • 风流子(闻桂花怀西湖)
    天阔玉屏空。轻阴弄、淡墨画秋容。正凉挂半蟾,酒醒窗下,露催新雁,人在山中。又一片,好秋花占......
  • 西江月
    江上桃花流水,天涯芳草青山。楼台春锁碧云湾。都入行人望眼。一镜波平鸥去,千林日落鸦还。天风......
  • 减字木兰花
    华筵布巧。绿绕红□花枝闹。朵朵风流。好向尊前插满头。此花妖艳,愿得年年长相见。满劝金钟,祝......
  • 山花子
    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