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徐介卿赴召经筵二诗送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曾伯
2025-07-22

徐介卿赴召经筵二诗送之

宋代  李曾伯  

袂判平山十五年,喜迎召节下楼船。
交情一见岁寒在,世事几番春梦然。
我亦将归谋佚老,公今此去类登仙。
一杯且酌长沙酒,莫忆灯棋话汉边。

徐介卿赴召经筵二诗送之作者简介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徐介卿赴召经筵二诗送之翻译及注释

《徐介卿赴召经筵二诗送之》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袖袂判平山十五年,
喜迎召节下楼船。
交情一见岁寒在,
世事几番春梦然。
我亦将归谋佚老,
公今此去类登仙。
一杯且酌长沙酒,
莫忆灯棋话汉边。

诗意:
这首诗是李曾伯送别徐介卿赴召的作品。诗人在表达对徐介卿离去的祝愿和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写岁月的流转、人事的变迁,表达了友情长存、理想追求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徐介卿奉命赴召离别的场景。第一句“袖袂判平山十五年”,揭示了徐介卿在平山任职的时间已经十五年了,意味着他在平山有着丰富的经历和交情。接着,“喜迎召节下楼船”,表达了诗人对徐介卿受到召唤并乘船离去的喜悦之情。

第三句“交情一见岁寒在”,表达了两位好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无论岁月如何更迭,友情依然存在。而“世事几番春梦然”则表明了人事更迭的无常,一切如春梦般虚幻不定。

接下来的两句“我亦将归谋佚老,公今此去类登仙”,表达了诗人将要返乡过上宁静的晚年生活,而徐介卿此次离去则象征着他将追求更高的境界,类似于登仙一般。

最后两句“一杯且酌长沙酒,莫忆灯棋话汉边”,表明诗人将与徐介卿共饮长沙的美酒,但他也劝徐介卿不要过多回忆过往的灯棋之戏,不要过多怀念在汉边的岁月。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徐介卿的祝福和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徐介卿赴召经筵二诗送之拼音读音参考

xú jiè qīng fù zhào jīng yán èr shī sòng zhī
徐介卿赴召经筵二诗送之

mèi pàn píng shān shí wǔ nián, xǐ yíng zhào jié xià lóu chuán.
袂判平山十五年,喜迎召节下楼船。
jiāo qíng yī jiàn suì hán zài, shì shì jǐ fān chūn mèng rán.
交情一见岁寒在,世事几番春梦然。
wǒ yì jiāng guī móu yì lǎo, gōng jīn cǐ qù lèi dēng xiān.
我亦将归谋佚老,公今此去类登仙。
yī bēi qiě zhuó cháng shā jiǔ, mò yì dēng qí huà hàn biān.
一杯且酌长沙酒,莫忆灯棋话汉边。


相关内容:

徐介卿赴召经筵二诗送之

望九华

挽吴鹤林尚书三首

望富池卷雪楼作

挽吴鹤林尚书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介卿
热文观察...
  • 咏衡岳禹柏
    我来衡山下,古梵见老柏。森然星野分,亶有神明力。风霜饱更练,雨露富培埴。岳灵共长久,造化与......
  • 用韵答纸衾简云岩
    骨胎尽出先生楮,醉梦常宜处士梅。席上雪铺便我寝,帐中风动任渠开。...
  • 用韵答纸衾简云岩
    欹枕犹存舒卷声,覆寒时与寝衣更。价廉功倍人人燠,一幅春风造化成。...
  • 尤木石荐术士松庵求书以诗送之
    冲寒得得过吾门,切莫谈天不原闻。种木十年甘自许,寄梅千里欲何云。人谁相记怀明月,我已无心等......
  • 又用韵简朔斋
    霜透青棱暖弗回,冰侵鹤骨瘦於梅。床头幸有溪藤制,唤起家僮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