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歙州道中仆逃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赵嘏
2025-07-24

歙州道中仆逃

唐代  赵嘏  

去跳风雨几奔波,曾共辛勤奈若何。
莫遣穷归不知处,秋山重叠戍旗多。

歙州道中仆逃作者简介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歙州道中仆逃翻译及注释

歙州道中仆逃

去跳风雨几奔波,
曾共辛勤奈若何。
莫遣穷归不知处,
秋山重叠戍旗多。

译文:
在歙州的道路上,逃避风雨奔波,
曾一同经历辛勤,又能如何?
请不要说贫穷归来不知去处,
秋天的山峦上,戍旗层层叠叠。

诗意:
《歙州道中仆逃》这首诗以咏史的方式,描绘了一个沉痛的命运和坎坷的人生旅程。诗人通过描述自己逃避风雨,在艰辛中求生存的经历,表达了人生的艰难和无奈。诗人对贫穷的归宿表示了无所畏惧的态度,秋山上多重叠的戍旗则象征了战乱和不安定的时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历经风雨和困苦后的无奈和痛苦。行文简练,情感真实而深刻。诗中的"风雨几奔波"和"辛勤奈若何"表达了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苦楚。而"穷归不知处"则抒发了对贫穷境遇的无所畏惧和坚定的态度。最后,诗人通过描绘秋山上层层叠叠的戍旗,暗示了战乱和不安定的时代背景,增加了诗的厚重感和历史意义。整首诗情感深沉,道出了诗人所处时代的困境和无助,也折射出人生中的无奈和坎坷,饱含着对命运的反抗和无畏。

歙州道中仆逃拼音读音参考

shè zhōu dào zhōng pū táo
歙州道中仆逃

qù tiào fēng yǔ jǐ bēn bō, céng gòng xīn qín nài ruò hé.
去跳风雨几奔波,曾共辛勤奈若何。
mò qiǎn qióng guī bù zhī chù, qiū shān chóng dié shù qí duō.
莫遣穷归不知处,秋山重叠戍旗多。


相关内容:

送从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

歙州道中仆逃

慈恩寺塔下避暑

下第后归永乐里自题二首

送刘郎中牧杭州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观竞渡(一作刘禹锡诗,一作张建封诗)
    三月三日天清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内,江上已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引,马前已被红......
  • 送韩绛归淮南寄韩绰先辈
    岛上花枝系钓船,隋家宫畔水连天。江帆自落鸟飞外,月观静依春色边。门巷草生车辙在,朝廷恩及雁......
  • 书斋雪后
    拥褐坐茅檐,春晴喜初日。微风入桃径,爽气归缥帙。频时苦风雪,就景理巾栉。树暖高鸟来,窗闲曙......
  • 长信宫
    簟凉秋气初,长信恨何如。拂黛月生指,解鬟云满梳。一从悲画扇,几度泣前鱼。坐听南宫乐,清风摇......
  • 越王楼送高梓州入朝
    乘递初登建外州,倾心喜事富人侯。让当游艺依仁日,便到攀辕卧辙秋。容听巴歌消子夜,许陪仙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