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ū qí zhì píng
成语解释: | 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
---|---|
成语出处: |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 治国齐家 |
成语例子: | 廖仲恺《孙文主义丛刊序》:“先生倡行易知难之说及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大纲,于修齐治平之道。” |
词语分开解释
修齐 : 1.谓修身齐家。
治平 : 1.治国平天下。语本《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谓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3.指官吏治理政事的功绩。
治平 : 1.治国平天下。语本《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谓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3.指官吏治理政事的功绩。
修齐治平是什么意思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省称。语本《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后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修齐治平的网络解释

修齐治平出于 《礼记·大学》。
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指提高自身修为,管理好家庭,治理好国家,安抚天下百姓苍生的抱负,泛指伦理哲学(比如齐家的孝,治国的忠,平天下的义)和政治理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但是以修身为基础,所以中国理论以自身修养为主,注重人文关怀.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修齐治平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
钳口吞舌
一面之识
归邪转曜
齐大非耦
门可张罗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