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杏花天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史浩
2025-07-27

杏花天

宋代  史浩  

宴会  重逢  爱情  

梦魂飞过屏山曲。
见依旧、如花似玉。
天寒翠袖依修竹。
两点春山斗绿。
披衣起、闲愁万斛。
正月淡、梅花照屋。
重温绣被薰清馥。
不管明烧画烛。

杏花天作者简介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杏花天翻译及注释

诗词《杏花天》中文译文:

梦里魂飞过屏山曲,
醒来看见依然如花似玉。
寒冷的天气中,翠绿的袖子倚着修竹。
两点春山斗绿。
起床披衣,心头愁闲万斛。
正月淡,梅花照亮房屋。
重新闻香被子的清馥。
不在乎明亮的烛火。

诗意和赏析:
《杏花天》是宋代诗人史浩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自然的欣赏与感悟。
诗中以屏山为背景,营造出一个梦幻的氛围,表达了诗人梦境中的美好景象。诗人醒来之后,发现现实与梦中的景象完美契合,描述了花儿的美丽与寒冷天气下的惊艳。
诗中的修竹和斗绿形容了春天的蓬勃生机,翠绿的竹子与春山的嫩绿相互呼应,展现了春天的盎然之美。
诗人通过披衣和闲愁来形容自己起床时的情绪,映照出他内心的烦闷和忧虑。然而,正月的淡淡香气又带给他心灵的宽慰和慰藉,梅花的美丽使他的屋子焕发光彩,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两句“重温绣被薰清馥,不管明烧画烛”正是诗人对于诗意的归结。他不再去在意光鲜亮丽和世俗的事物,而是专注于自然和内心的宁静与纯净。这种心境与人生态度在宋代文人的作品中很常见,展现了他们追求自然、追求真实和追求心灵自由的艺术特征。

杏花天拼音读音参考

xìng huā tiān
杏花天

mèng hún fēi guò píng shān qǔ.
梦魂飞过屏山曲。
jiàn yī jiù rú huā sì yù.
见依旧、如花似玉。
tiān hán cuì xiù yī xiū zhú.
天寒翠袖依修竹。
liǎng diǎn chūn shān dòu lǜ.
两点春山斗绿。
pī yī qǐ xián chóu wàn hú.
披衣起、闲愁万斛。
zhēng yuè dàn méi huā zhào wū.
正月淡、梅花照屋。
chóng wēn xiù bèi xūn qīng fù.
重温绣被薰清馥。
bù guǎn míng shāo huà zhú.
不管明烧画烛。


相关内容:

好事近

水调歌头(和人新堂)

迎仙客(洞天)

诉衷情(夜直殿庐,晚雪,因作)

鹧鸪天(台州倚江亭即席和李举之,时曹功显、贺子忱同坐)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千秋岁(戴丈夫妇庆八十)
    吾乡我里。偕老真无比。宴席展,欢声起。蕊宫仙子绕,玉砌莱衣戏。称贺处,眉心竞指朱书字。忆昔......
  • 清平乐
    赵家燕燕。宜在昭阳殿。春入馆娃深宫宴。秀色从来未见。浅颦轻笑都宜。临风好是腰肢。今夜松江归......
  • 浣溪沙
    梁武憨痴达摩呆。个中消息岂容猜。九年面壁口慵开。只履却寻归路止,一花原不是君栽。这回枉了一......
  • 蝶恋花(肖韩见和,复次韵酬之,四首)
    紫翠空濛庵畔路。满室松声,错认潺湲注。萧洒萍汀清立鹭。溪山真我归休处。老子平生无妄语。梅竹......
  • 满庭芳(泛梅)
    庾信何愁,休文何瘦,范叔一见何寒。梅花酷似,索笑画檐看。便肯嫣然一笑,疏篱上、玉脸冰颜。须......